康婷 王俊峰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近日,在武警河南总队文化活动中心礼堂的舞台上,以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为主题的三场故事会接连上演,将官兵带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是武警河南总队党委坚持把深挖驻地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打造强军文化重要抓手,用强军文化擦亮总队官兵忠诚底色的有益尝试。
故事会不能只是历史的复读机,要让官兵真正受到教育,触及灵魂。开封支队主创官兵经过300多个日夜,十数次易稿,将焦裕禄三写入党申请书、雪天六项工作、小事中有大节等11个故事逐一打磨成型。舞台上,焦裕禄形象亦渐趋丰满。
若固守刻板说教,再厚重的文化也会褪色,唯有以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叩击心门,思想的火炬方能生生不息。
故事《“土专家”也有“大智慧”》中,官兵利用脸盆、板凳、麻绳等工具,一比一还原当年测绘员创造的测量仪“水鸭子”,充分诠释林县人民“没有工具自己造”的顽强精神,赢得基层官兵连声叫好。
和平年代,如何让官兵读懂“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诚?怎么通过适当形式激发官兵血性胆气?这是总队党委一直思考的问题。
创作组围绕“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将故事会划分为4个篇章,选取“破家闹革命”的吴焕先、慷慨赴死的晏春山、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等典型人物事迹,与“打好攻坚之战”有机结合,激励广大官兵向革命先辈学习,于枪林弹雨中开辟胜利之路。
“故事会精心安排的每个篇章、每个情节,让官兵有所触动,进一步转化为练兵场上的热情动力。”武警河南总队宣传处领导贾治国坦言。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