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薛岩
4月24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迎来历史性时刻——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来自北京市日坛中学陆士嘉实验班、江西省南昌中学陆士嘉实验班、北京丰台区创新学院以及北京市平谷中学的300余名师生现场观礼。
“看到火箭腾空的那一刻,我忽然理解了课本上‘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原来科学能让诗词不再是想象,我们完全能用自己的知识绘制未来的图景,这也太震撼了!”“没错!今天的我们,就是肩负未来的主力军!”发射活动结束后,在场的学生们热烈讨论着观礼感受。
自主创新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副总工程师、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委会委员、航天专家王家伍介绍,“神舟二十号任务采用多项新技术和新方法,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高了任务的效率,也为未来的航天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家伍表示,航天任务的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航天人的智慧与心血。从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到发射过程中的精确操控,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紧密协作与持续创新。
活动现场,师生们积极参与互动,踊跃提问,与专家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中国航天科普大使、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勇,分享自己参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经历,通过小游戏,带同学们了解月球的正面和背面,讲述了中国载人航天成就和未来的载人登月计划,激发学生逐梦寰宇的壮志。
一位同学感慨道:“听着老师的讲解,仰望着星空,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参与航天事业的模样,坚定了追逐航天梦想的决心。”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航空航天科学教育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启智科技创新教育研究院院长马丽丽认为,在火箭发射现场感悟航天精神,这种沉浸式场景化教育更能激发青少年空天报国的使命担当,启航星辰大海。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