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4月24日,中关村地区科技文化季艺术特展在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两弹一星”展览馆隆重开幕。
本次活动旨在纪念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55周年,献礼第十个“中国航天日”。
主题展览以艺术为媒介,融合科技互动,生动展现“两弹一星”精神,以及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与未来愿景,吸引众多航天爱好者、艺术家及青少年前来观展。
2025年正值“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5周年,这颗承载着民族自强精神的“中国星”,不仅开创了中国航天的新纪元,更以“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的卓越成就,激励着一代代航天人砥砺前行。通过摄影、书法、绘画及AI数字技术等当代艺术形式表达,回溯中国航天从“星火启航”到“星河璀璨”的壮阔征程。
活动现场举行了卫星制造厂科技园授牌仪式、艺术家作品捐赠仪式等环节,多位航天领域专家与文化艺术界人士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展览分为“星火启航”“星河璀璨”“逐光未来”三大主题展区,全方位呈现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与未来展望。“星火启航”展区聚焦“东方红一号”历史记忆,展出了珍贵的历史照片、航天主题水墨画及书法作品。
“星河璀璨”展区通过高清影像记录神舟火箭、“东方红一号”卫星星轨等摄影作品,配合当代艺术家的抽象画与书法长卷,展现中国航天的跨越式发展。“逐光未来”展区则融合AI科幻艺术插画与创意摄影,描绘人类探索深空的未来图景。此外,展览特别设置AI导览互动体验,观众可通过智能导览系统深入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增强观展的趣味性与体验感。
中关村街道通过构建“航空航天科技节+艺术嘉年华+科创研学教育+街巷文化计划+主题展览”等多维联动传播体系,在公众与航天事业间架设精神桥梁,既点燃全民科学热情,又推动科技元素与人文情怀深度交融,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注入文化动能。
作为中关村科技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览不仅是一场科技与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面向公众的航天科普教育实践。尤其是青少年,激发对浩瀚宇宙的探索热忱,让航天梦想在新时代续写华章。
本次展览由海淀区文联、中关村街道联合主办,海新域城市更新集团、观唐文化等单位联合承办。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