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4月25日,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水利部副部长朱程清透露,202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其中80%的粮食产出源自灌溉耕地,凸显了水利基础设施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作用。
朱程清指出,农村供水工程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已实现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阶段性目标,当前工作重心正从“有水喝”向“喝好水”升级,今后要全面推进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重点提升工程建管水平和水质保障能力。
朱程清要求,新一届理事会要深化政企协同联动,发挥协会覆盖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综合优势,推动农业节水技术创新与农村供水体系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水安全、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陈子雄在致辞中表示,农田水利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粮食安全的关键保障。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联合相关部门统筹推进大中型灌区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骨干水利工程与田间水利工程衔接,构建“大中小微协调配套、水源到田间全覆盖”的灌溉体系,推动农田灌溉向节约集约转型,显著提升农田防灾减灾能力,为粮食连年丰产奠定基础。
中国农垦节水农业技术产业联盟理事长尹飞虎表示,针对国家农业节水产业技术发展新要求,已建立以农垦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融合的创新机制,重点推进滴灌技术属地化应用示范,构建南北区域适配的节水技术体系,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撑。
水利部原副部长翟浩辉建议,通过试点集成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打造节水示范基地;同步完善节水设备研发、工程运维等技术标准与行业规范,强化资格认证与信用评价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行业规范化发展。
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及监事报告,选举产生第四届理事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连任会长。他表示,新一届理事会将聚焦农业节水技术创新、智慧供水系统建设、基层管护能力提升等核心任务,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强化政策研究、技术培训与行业自律,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