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通讯员 朱丹
四月下旬,步入内蒙古乌兰毛都草原,核硕风电场徐徐转动的白色风机群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驶入库布齐沙漠腹地,格桑光伏电站蓝色光伏矩阵下,成片黄芩吐露嫩芽,草方格中沙蒿随风轻摆。
时下,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正践行新发展理念,通过“绿电+治沙+产业帮扶”形式,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在内蒙古12个盟市累计为电网输送绿电近800亿千瓦时,有效治沙超18万亩。
立体治沙中构建产业循环体系
在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腹地,中广核建成格桑、白鹭、明德等6座光伏电站,采用“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树、治沙改土”的立体化新型产业循环方案进行沙漠治理。
记者注意到,电站光伏板以阵列形式覆盖沙丘表面,扬柴、沙蒿、沙大旺等抗旱防沙植物在光伏板下茁壮生长,黄芩、红枣树等经济植物向阳而生。
中广核新能源格桑光伏电站负责人樊宝泉介绍:“我们已完成有效治沙面积达3.4万亩,植被覆盖率从不足15%跃升至65%。”
与此同时,电站还通过智能站控系统、太阳能+多能互补供热系统、用电用水分项计量监测、智能化控制等技术措施,打造成科技治沙、智慧运营、管理规范的绿色电站。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张义豪表示,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国资央企不仅要做经济发展的顶梁柱,更要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东北部,新能源资源富集,风、光等资源开发潜力巨大,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
中广核兴安盟基地公司总经理邢俊喜介绍,他所在的项目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总投资约128亿元,目前有效治沙面积已达15万亩,规划到2030年达到47.2万亩。
据了解,该项目创新采用“农光牧光”模式,通过种植苜蓿、羊草等多年生耐盐碱植物,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循环经济,既起到了固沙治沙的作用,也形成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多层次利益联结机制。
截至目前,中广核新能源内蒙古公司在运装机容量达778万千瓦,累计上网电量等效节约标煤240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459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8万公顷。
技术创新中与产业协调共进
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革命老区风电项目,是我国首个通过直流800千伏特高压外送消纳的新能源项目,配备我国新能源行业首台1000兆伏安/500千伏三相一体主变压器。
该项目同时也带动了产业链上游技术创新,并在我国新能源领域创下多项行业纪录:首个50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电力系统的陆上风电项目,首个同时接收网调、省调多级调度的风电项目,首个采用分布式调相机的风电项目……
“我们紧抓技术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累计荣获25项省部级科技奖项,以及11项发明专利。”中广核新能源内蒙古公司副总经理孟勇介绍,“通过引进了多家制造业企业入驻,已实现主机、叶片、塔架等风机制造全产业链布局。”
作为产业协同的生动实践,中广核在阿尔山市同步推进绿色低碳项目建设。
该项目总投资约1.94亿元,通过阿尔山口岸“煤改电”清洁供暖等低碳能源项目,投运新能源路灯、新设智能站牌和充电桩等低碳交通项目,白狼林俗小镇改造等低碳建筑项目,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
测算数据显示,该项目预计年等效减排二氧化碳超3000吨,将助力阿尔山成为我国北方高寒地区首个低碳能源特色小镇,为边疆城镇转型提供可复制方案。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广核新能源正在聚焦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加大科研投入,全面重塑光热领先优势,把握海风创新发展主动权,在前瞻性领域抢占发展制高点,加快成果转化。
同时,联合上下游产业链伙伴,建设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北方中心),与中国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共同形成中广核“三大中心”格局,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共享成果惠及1600多名学生
走进中广核捐资1亿元建设的乌兰浩特市白鹭学校,大气整洁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全的标准运动场……处处皆令人眼前一亮。
乌兰浩特市白鹭学校校长迟志鹏介绍,白鹭学校开设小学部30个教学班,中学部7个教学班,并开设3个“白鹭班”,中广核累计为“白鹭班”捐赠资金252万元,用于课程研发,学生激励,采购学习、生活用品等。
近年来,“白鹭班”的孩子们到国家航空研学基地、高科技园、大学校园、博物馆、核电基地等场所,累计开展研学活动23次。
此外,中广核还将兴安盟风电运维基地打造成科普教育基地,不仅让本地学生触摸科技前沿,也吸引了周边盟市的青少年涌入这座“未来能源实验室”,目前累计接待量达到3.5万人次,成为草原深处最活跃的绿色知识传播枢纽。
“发展一个项目,带动一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进军内蒙古新能源业务以来,中广核将乡村振兴工作推向更多元化的社会责任实践。近五年,中广核通过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捐赠资金等形式,累计投入资金3301万元,以精准投入践行新时代的帮扶使命。
中广核新能源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计文博表示,中广核正在内蒙古积极推进绿电、制氢、制甲醇、光热等新型业务,加快沙戈荒大基地建设,规划到2025年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以实实在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内蒙古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