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医学四大挑战,AI大显身手

2025-04-28 14:08:1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王昱岩

“AI不是替代医生的对手,而是放大医者仁心的杠杆。”4月26日,在“AI大模型赋能智慧医院建设论坛”上,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王英龙表示。他表示,AI正成为重塑医学范式的革命性力量,将推动医学从经验走向智能,从局部优化迈向系统变革。

当天,医院算力联盟成立大会同时召开。

AI如何改变医疗行业?这个问题为整个社会所关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AI可以作为医生助手“上岗”,还可以参与赋能医疗器械研发、智慧医院管理等。

“当前医学发展面临四大突出挑战。”王英龙表示,诊疗效率与精准度的矛盾,患者问诊时间有限,影响诊断准确率;医疗资源分配失衡,优质资源过度集中于少数大型医院;药物研发周期长、成本高、成功率低,形成所谓“双十困境”;公共卫生响应滞后,慢性病管理与流行病预测存在明显短板。

在他看来,这些难题,正是AI能够大显身手的破局点。

“在影像诊断方面,AI系统对肺结节、乳腺癌等疾病的识别灵敏度已达95%以上;在辅助决策方面,AI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海量文献分析,显著缩短罕见病诊疗周期;在药物研发领域,DeepMind的AlphaFold模型已预测超两亿种蛋白质结构,大幅加速新药靶点发现;在公共卫生管理方面,AI模型实现了流行病暴发的提前预警和慢病个性化干预,大幅提升了防控效率。”王英龙说。

王英龙此言不虚。在前不久召开的2025中关村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唐佩福就“现身说法”:基于中医接骨理念研发的AI手术机器人能实现手术的微创化与精准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田捷也表示,AI作为沟通宏观与微观、基础与临床的有力工具,有望为医学发展带来新突破。

不过,AI在赋能医学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自身短板。“AI医学仍面临数据壁垒、算法可解释性和泛化性不足、临床转化率低、监管规范缺失等问题。”王英龙举例道,目前仅有约5%的医学AI研究成果通过了随机对照试验(RCT)验证,大量算法仍停留在理论或实验阶段。

AI赋能医学,目前的发展速度很快,这是现场专家的共识。但王英龙提醒:“AI赋能医学,必须坚持科学严谨与伦理先行。”

“AI不是替代医生的对手,而是放大医者仁心的杠杆。”王英龙说,未来AI医学发展需坚守三条准则,即坚持伦理先行,构建医生—AI—患者共生共赢关系,秉持普惠初心,真正实现科技惠及每一位患者。

本次论坛由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办。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