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祝华
4月27日至30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十一届企业家大会暨第九届投资研讨会在海口举办。其间,一场聚焦“在中阿‘共建五大格局’,加速命运共同体建设进程中,深化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专题研讨热烈开展。多方嘉宾齐聚,探讨中阿科技创新合作。
过去十年,科技创新成为中阿合作强劲动力。新兴科技变革全球产业结构,也为双方合作带来新机遇。阿拉伯数字经济联盟副秘书长阿卜杜拉・德马克表示,数字经济是必然趋势,中国在数字化政务、支付等领域是阿拉伯国家的优质合作伙伴,阿拉伯国家发展AI需要借鉴中国经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巴林投资与技术促进办公室主任哈希姆・侯赛因表示,该组织致力于促进全球经贸合作与产业升级,在推动中国与阿拉伯经济合作中,通过促进创新和创业等举措,加强科技研发和应用,推动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埃及智能解决方案与业务发展总监及合伙人阿卜杜勒・瓦哈卜・格尼姆认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备受阿拉伯国家珍视,双方应在工业领域建立更多科技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则凭借技术与经验优势,深度融入阿拉伯国家市场。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德胜分享道,历经15年开发的中埃泰达合作区,已经吸引185家企业入驻,含多家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通过数字化运营管理等方式,推动中埃产业链深度合作与升级,填补埃及多项产业空白。滴滴自2021年进入埃及,业务已覆盖该国65%城市人口,市场占有率第一。北京辰安科技有限公司中东北非首席代表王瑞琨提到,疫情后中国高科技企业加速走向海外,辰安科技在海外业务取得重大突破,打造上亿美元的软件核心技术开发平台,尽管面临欧美企业竞争,但已取得一定成果。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锋介绍,公司作为中国唯一由企业建设和运营的航天发射场,通过打造供应链和调整客户关联,降低了火箭发射成本,推动航天商业化进程。
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嘉宾们还探讨了进一步加深产业合作、推进产业生态与价值链升级的路径。
阿卜杜拉・德马克表示,在推进阿拉伯国家数字经济整合的关键领域建设中,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联合建设智能系统方面具有光明前景,可通过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智能发展系统等途径,推动中阿数字经济共同发展。哈希姆・侯赛因提出,橙色产业即创意产业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通过发展橙色经济,可促进中阿企业界合作,并拓展到农业、人工智能等其他领域,甚至延伸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阿卜杜勒・瓦哈卜・格尼姆认为,在全球动荡背景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非洲国家在海外产业园区合作方面前景广阔,可利用阿拉伯国家的资源优势,建立科技园,发展高附加值产业。
从中国企业战略发展视角出发,刘德胜表示,泰达控股将鼓励下属企业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搭建科创平台,引进高端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王瑞琨表示,辰安科技深耕中东阿拉伯市场借好力、本土化的经验,可以为中国科技创新企业开拓阿拉伯国家市场提供借鉴。
现场嘉宾纷纷表示,未来,中阿双方应继续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的不确定性,把握新机遇,持续赋能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