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普兰店区:菌类家族“新成员”入驻产业园

2025-04-29 20:15:3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近日,在大连市普兰店区同益香菇产业园区大棚内,工人们来往穿梭,一脸喜气地忙着采摘、分拣、搬运……大棚里一派繁忙的劳作景象。

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培育和打造具有地域代表特色的优良品种品牌,普兰店区同益香菇产业园区引进了新成员灵鲍菇和羊肚菌,目前均已进入采摘季。

灵鲍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目前国内市场还未广泛种植。2024年10月,同益街道同益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于胜昔在河南新乡、山东济宁等地调研发现,灵鲍菇不仅营养价值高,且种植周期短、见效快。他迅速算了一笔账,灵鲍菇好管理,单株产量2斤,每茬亩产比香菇多500斤,口感脆嫩、味道鲜美、肉肥厚,市场“钱”景广阔。

2024年10月,同益香菇产业园区引种灵鲍菇2万余棒,在8个大棚种植灵鲍菇,现已进入采摘期,目前每亩产量约达2500斤,亩产效益可达2万余元。2024年11月,同益村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在10个大棚种植高端品种羊肚菌,成为了东北首家冷棚种植羊肚菌的园区。如今,第一茬羊肚菌也迎来丰收。

羊肚菌是典型的“冬种春收”菌种,种植时间从每年11月持续到次年3、4月,正好处于其他菌类种植“空档期”。“我们计划在蒿房食(药)用菌产业园区32个大棚完成五茬香菇种植后,利用11月至次年3月的棚区‘空窗期’,全域推行羊肚菌轮作模式,实现‘冬闲变冬忙、一棚双增收’。”于胜昔介绍。

这种通过“香菇+羊肚菌”周年化轮作方式,较传统单一种植模式增收37%以上,单棚年产值预计可突破12万元,村集体分红收入每年可达20至30万元。

据了解,同益街道建设蒿房食(药)用菌产业园区与同益香菇产业园区两个食用菌园区,共建标准化大棚68个,带动周边就业300余人,累计投入菌棒296万棒,产量高达515万斤,实现收入1520万元,产期日均产量可达5000斤。为助力食用菌产业行稳致远,同益街道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项目建设、转型,计划在蒿房食(药)用菌产业园区投入6个大棚用于灵鲍菇种植,单棚投棒1.3万棒。同时,盘活同益小学闲置资源,投资建设1000平方米无菌仓,力争实现菌棒自给率90%,降低菌种成本20%。

下一步,同益街道将依托两个产业园区和闲置资源资产,统筹园区管理、技术服务和品牌营销,推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加快推进电商进农村,开通“线上商城+直播带货”渠道,计划孵化3到4个村级直播团队,培训新农人主播20余名。同时进一步延链强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出香菇酱、香菇脆、预制菜等精深加工产品,撬动食用菌产业引擎,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