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田园课堂!成都高校机器人协同师生共收菜籽摘胡豆

2025-04-29 20:15:5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通讯员 李国建

4月29日,一场由机器人和师生联合进行的劳动教育课在成都锦城学院学生农场开展。劳动过程中,由校企联合研制的人形机器人“锦小智”首次闪亮登场,与师生一起在田间地头收割油菜籽、摘胡豆。该校以喜庆丰收的劳动来迎接五一劳动节,并为即将到来的成都锦城学院建校20周年献礼。

科技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学生农场里,师生们脚踏泥土,分工明确,有的弯腰挥镰收割油菜籽,有的合力搬运油菜秆,有的蹲地采摘胡豆;同时,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锦小智”上阵帮忙,来到田边开始运输农具、搬运胡豆;由锦城师生二次开发的“萌宠机器狗”也敏捷地穿梭其中,身背油菜秆在田野间行走,成为了同学们劳动的“小帮手”。

“‘锦小智’外观设计、程序设计全部是由成都锦城学院师生独立完成,在高低不平的田间地头,坑坑洼洼的石子路上也能实现较强的平衡控制、多自由度的协调和多种交互动作,机器狗的运动控制、步态算法等也有着超乎预期的呈现,同学们为其编写了各种有趣的动作和指令,体现了机械电子、控制算法和软件工程的紧密结合。”成都锦城学院智能制造学院赵汝和老师介绍道。

据该校劳动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峤介绍,此次劳动实践约有200余名学生分批次参与其中,共同劳作收割了15亩油菜籽。收割完成后还要进行脱粒、晾晒、除杂、榨油,然后再按同学们设计的方案装瓶、贴标,在5月9日建校20周年校庆当天供老师们、校友们选购。

据了解,自2005年建校起,成都锦城学院就将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覆盖全体学生。目前,该劳动农场占地面积超20亩,根据时令季节科学种植豌豆尖、茄子、青椒等蔬菜30余种,培育绿萝、绣球等园林花卉20余种,还种植有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并开辟水塘进行养鱼,打造成为一个集花、果、菜、豆、粮、鱼于一体的全生态劳动种植乐园,大学生们在这里劳作耕耘、体验农耕文化,成为四川高校校园里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