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4月30日,第五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31支参与现场决赛的团队从全球5060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在“AI+图像编码”“AI+增强视频质量评价”“AI+数智创新”三大赛道中产生一批创新成果。
全国人工智能大赛以“立足国际视野、聚焦前沿难题”为宗旨,创办于2019年。本届大赛设200余万元奖金,围绕真实产业难题发布赛题,吸引来自美国、德国、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的5346名选手参赛。
本届大赛秉持“以赛促研”理念。其中,“AI+增强视频质量评价”赛道,针对国家超高清产业和增强算法需求,首次开展面向4K超高清增强视频的质量评价赛题;“AI+图像编码”赛道,探索高压缩率、低复杂度、可泛化的AI图像编码算法;中国移动动感地带“AI+数智创新”赛道,发布“AI+数智空间”“AI+数智人能力及客服应用”赛题,挖掘前沿技术在3D数智人领域的应用潜力。
来自武汉大学的AICoder团队获得“AI+图像编码”赛道一等奖,团队成员感言,“通过参与大赛,既可以与来自各个高校与业界的伙伴同台竞技,也可以有效检验团队能力。”
据悉,本届大赛依托鹏城云脑Ⅱ的算力与OpenI启智平台的开源生态,深度融合创新资源,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闭环。
中国移动集团级首席专家、咪咕公司技术管理部总经理兼北京研究院院长李琳介绍,中国移动动感地带“AI+数智创新”专项赛,致力于推进技术创新、场景落地、解决行业难题、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