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杨仑
忙碌的总装车间里,“7号员工”格外显眼。抓取、搬运、码放,全流程28秒即可完成。这是中国一汽在繁荣工厂部署的人形机器人,如此“科幻”的一幕,正真切地出现在人们眼前。
在数字中国建设热潮中,数智化浪潮奔涌,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汽车行业迎来数智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关键期。
4月29日,中国一汽在福建省福州市发布了中国一汽OpenMind智能体等数智化转型成果,生动呈现传统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赋能汽车智造的新实践。
数字化员工全面“上岗”
人形机器人究竟能在工厂里干啥?这可能是很多人都好奇的问题。“我们现在梳理了10大类37个场景,现在能‘干活’的岗位是上料口的搬运和一些分拣工作。”中国一汽集团有限公司体系数字化部项目管理工程师景宽告诉记者。
上岗一个多月以来,这些机器人表现得不错。尝试性应用的目的,是积累数智化技术为下一步发展提供助力。比如要让机器人精确地往返,就需要融合工业环境语义导航系统与视觉6D位姿估计技术,将机器人的定位精度提升至毫米级;而数智化必不可少的算法,则能够控制机器人的全身动量,动态调整躯干与四肢协同运动,确保搬运大体积、多形态物料时能够更平稳、更精准,还能轻松地挑拣出不同规格、不同形状的零部件,这对汽车生产而言非常重要。
目前,工厂中已部署了十余台人形机器人,从仓储物流到柔性装配都能够见到它们的身影,中国一汽也率先实现国内人形机器人多场景作业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多年来,中国一汽一直追踪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以质检为例,中国一汽先后在红旗制造中心长青厂区、繁荣厂区及新能源动力总成事业部等多个总装车间内,陆续打造了十余款100%自主开发的AI视觉质检产品,通过对生产线上产品的图像识别和分析,能够快速、精准地检测出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表面瑕疵、零部件错漏装、人员误操作等难以事后追溯的关键质量问题,问题识别率超过99.5%,大幅提升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为打造高品质汽车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器人外,虚拟的员工也正在一汽全面上岗。“打开工作流输入提示词,几秒钟就能生成一张手绘风格的汽车外饰图片,还可以多次尝试,得到不同结果……”中国一汽研发总院红旗造型中心设计员姜博恩演示了操作流程。
她使用的AI员工名叫“云妹智绘”,是自主开发,融合智绘社区、云妹应用、3D数据生成等核心组件,可大大提升创意生产效率,助力降低研发成本。
从传统焊接车间的机械轰鸣,到数字孪生平台的无声演进;从设计师的图纸手绘,到AI大模型的参数化生成,中国一汽正完成从“制造”到“智造”的再次升级。
对企业进行数智化重构
中国一汽是一家地处东北、有着72年历史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相较于数字化原生企业,传统制造业的数智化转型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中国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说。在他看来,数智化转型的对象是业务,必须要把业务和IT深度融合作为破局点。
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国一汽带来了全新的一汽·七星云工作平台。“总的来说,我们的目的是用业务单元结构流程,用数据还原一个企业。”中国一汽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兼体系数字化部总经理门欣说。
以订单交付系统为例,当消费者在门店里选中心仪车辆的同时,一条条看不见的数据正从全国各地汇聚至生产车间。从各类原材料、零部件、传感器的采购、调拨,到喷涂、总装车间生产,全部流程均可以实现智能化驱动。
“嗨云妹,我的差旅标准是多少?”“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您的标准是……”在中国一汽的办公区内,类似的对话不断上演。“红旗云妹”是中国一汽推出的企业AI助手,通过学习企业全领域知识与流程、上亿行IT代码及企业指标数据,中国一汽AI构建了“Prompt工程+传统小模型+RAG检索增强+向量知识库+微调大模型”的多智能体协同框架,“红旗云妹”因此而生。
目前,中国一汽的核心业务已经100%上线,2万余名员工在线工作;研发周期、制造成本、销售转化率、订单交付周期等全面优化,实现了商品车下线、数字车上云,企业运营效率效能大幅提升。
中国一汽的数智化重构,是国内传统制造业探索转型升级、谋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对汽车制造企业而言,数智化转型是一次全方位、全要素的系统性变革,告别传统运营模式和作业方式,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