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持续提升工业供应链发展水平

2025-04-30 19:14:5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冯妍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巨大的货轮缓缓靠岸,港口起重机从船上精准抓取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在24小时运转不停的港口背后,必不可少的是以起重机为代表的港口机械的工业供应链“售后服务”,和很多工业品一样,港口机械主要根据港口实地情况定制,难以大批生产。设备一旦损坏,零部件生产和运送时间很长。然而,目前这一难题正在被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机械设备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T公司)搭建的数字化工业供应链平台破解。

近日,为了解上海工业供应链发展情况,科技日报记者随同上海市“引领行业,外溢生态”采访组,走访了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振华T公司。

“曾经,某用户码头的设备一重要部件意外损坏,严重影响正常运行。经用户了解,该定制部件生产周期需4个月以上,加上物流时间则更长,这将可能产生上千万美元的成本。与振华联系后,振华通过大数据匹配,寻找到了行业内的一台库存同样参数可替代部件,经几方协商后,用户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设备的部件更替,恢复了生产。”振华重工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为一家数字化供应链服务平台企业,振华T公司的发展展现了上海工业供应链的活力与优势。譬如,振华T公司与港口码头用户开展的“数字供应链共建项目”成效显著。“过去客户需要拿着特定参数的图纸来买货,而我们现在会把销售给客户的设备数据做成标准数据库,这样,就能够通过已有数据,预判性地去给客户提供服务。”振华T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数字供应链共建”不仅能够为码头提供缺少的备件,精准按需备货、通用共享,未来甚至能以积淀的数据“预判”码头的需求,从后市场服务延伸到业务全链路,实现由“人找数据”向“数据找人”的提升。

振华T公司的成功实践,是上海工业供应链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上海具有诸多先天优势,正逐步成为工业供应链发展的高地。

例如,上海工业供应链的数智化水平领先,大模型和区块链技术广泛应用。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宗师大模型”每年可节约20%的人力成本,中微汇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通过区块链技术“链动”1000家企业,将产品良品率提升2%。

与此同时,上海的大型族系供应链规模大,在沪央企剥离的族系供应链呈现采购集中化特征。例如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欧冶工业品整合集团20多家成员企业的采购中心,有望冲击千亿营收规模,展现产业集聚效应。

在细分领域,上海工业供应链的专业能力也十分突出。上海泓明供应链有限公司围绕新兴产业领域,提供“订关仓配送”“五位一体”综合服务,覆盖企业多达1200多家,为新兴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海市高度重视工业供应链发展,提出工业服务业要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扩大应用场景。未来,上海将结合实际和市场需求,在高端装备、船舶、先进材料、电子信息等行业持续推动工业供应链发展,打造更多旗舰工程和示范项目,赋能制造业降本增效和数智化能级提升,助力上海在全球工业供应链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