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赞歌:穿越高黎贡山隧道的身影

2025-05-01 14:26:3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通讯员 杨秀平

眼下,各地转热,云南高黎贡山早晚却还凉气袭人。五一劳动节一早,在大瑞铁路工程高黎贡山隧道2号竖井驻地,白班员工刚完成交接,便投入到紧张的生产工作中。

高黎贡山隧道是中国云南省大瑞铁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全长34.538公里,最大埋深1155米,穿越高黎贡山和横断山脉腹地,横跨17种复杂地质构造及19条断裂带,具有高地应力、高地温、高地震烈度等地质特征,被誉为“隧道施工地质博物馆”。

当人们或与家人欢聚,或外出赏景时,在地下640米的高黎贡山隧道深处,却有一群追光者,只为让穿越横断山脉的这一超级工程,一寸寸向前延伸。

相望以成:管理者的坚守

在施工现场,红色高塔耸立,罐笼上下穿梭,人员往来忙碌。装载机搬运钢筋和拱架,拌合站像不知疲倦的巨兽吞吐混凝土,通风管道开足马力,输送新鲜空气。来自中铁隧道局集团的施工人员,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各司其职,有的绑扎钢筋,有的砌筑墙体,有的安装管线,机器轰鸣声与忙碌的身影交织,构成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画卷。

工区管理人员坚守岗位,统筹协调施工的方方面面。大瑞铁路工程2号竖井工区经理周坤朋,每日召开现场会议,总结前一天工作,安排当日任务,强调安全要点。

五一期间,周坤朋放弃回家与家人团聚和休息的机会,把办公室“搬”到工地,用脚步丈量每一处作业面。他还组织突击检查,从竖井出口开始“地毯式”排查,涵盖作业面规范、文明施工、井下排水、物料运输等各个环节,确保施工安全有序。

“越是节假日,安全越要重视,要让工友平安作业、舒心回家。”周坤朋说。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将齐心协力,为工程推进全力以赴。

相濡以沫:老电工的执着

魏周明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电工,历经一个又一个道路建设工程。别看他身材消瘦,可在工作上一点也不含糊,十分仔细认真。

早上七点,地面的温度只有11摄氏度,寒风拂拂。迎着寒风,老魏走向罐笼,准备下井开始今天的排查工作。节假日,工友的警惕性可能会有所下降,老魏有些不放心,准备将隧道里面的关键线路、容易忽视的地方排查一遍,确保现场的用电安全。

在4个隧道施工面,随着开挖进展不断向前,距离越来越短,以前两三个小时就能排查完的工作,现在需要一天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也意味着魏周明今天没有时间到井上吃饭,只能让人送饭到下面,吃完以后,继续一天的工作。

“‘五一’假期虽然不能陪家人,但看着这条隧道在我们脚下不断变长,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很开心。”魏周明笑着回应。

相守以望:新员工的成长

贾迎东是去年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去年国庆节前,他被紧急调到大瑞铁路项目,在师父的引导下,他成长迅速,如今已是独当一面的技术员。他每天在施工现场来回奔波,严格把控施工细节。高黎贡山隧道2号竖井深640米,施工管控难度大,关键工序的把控尤为重要。

“五一”期间,一组仰拱开挖完成需立拱架,贾迎东须全程盯控指导,对照施工图纸确保每一榀拱架符合标准。此外,他还要盯控其他关键工序,在闷热的隧道里坚守8小时,一刻也不敢放松。“这是我工作后的第一个‘五一’,在岗位上度过很有意义,这就是劳动的价值。”贾迎东说。

一群坚守在工程一线的劳动者,把假日当“平常”,干着平凡又重要的工作:用汗水和付出,诠释着“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舍小家为大家,只为攻坚克难,让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