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实习生 刘平
5月3日,记者从成都文旅集团获悉,“五一”假期,该集团聚焦文旅消费场景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科技+”新玩法,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旅游体验。
据了解,在川西竹海景区,轻量化智能外骨骼装备正式上线。该装备仅重2.8公斤,内置AI算法,可实时匹配登山步态,支持雨天防滑和3至4小时超长续航,助力游客轻松登顶。这种外骨骼装备特别适合老年人和体力较弱的游客,让他们在游览山地景区时更加舒适。
同时,锦江夜游项目引入了基于AI模型的人形机器人导游。这些机器人不仅能用四川方言进行讲解,还能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精准定位导航和多模态信息展示,为游客提供全天候、个性化的服务。机器人导游还融合了文化讲解、消费场景推荐和互动娱乐模块,让游客在欣赏锦江夜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除此之外,西岭雪山景区则推出了AI无人机旅拍服务,游客只需简单操控,即可通过无人机捕捉“日照金山”“云海翻腾”等震撼画面。无人机搭载智能避障与路径规划功能,即使在复杂地形中也能稳定拍摄,让普通游客也能轻松拍出旅行大片。
记者了解到,成都文旅集团聚焦“科技+文旅”融合,以游客体验为核心,解决传统旅游的痛点。从川西竹海的智能外骨骼装备,到锦江夜游的智能机器人导游,再到西岭雪山的AI无人机旅拍服务,成都文旅集团正通过场景创新,释放文旅消费的新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