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实习生 郑好
5月8日,在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川渝河长制五周年合作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水利厅副厅长谭小平介绍,川渝两地在河湖长制推进机制、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深入合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据悉,川渝在全国首创设立跨省际川渝河长制联合推进办公室,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川渝跨界河流联防联治模式”荣膺“2020全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入选2024年度四川改革典型案例等。
在科技赋能智慧领先方面,川渝联合绘制《川渝跨界河流特性图表集》,涵盖多类重要信息,实现跨界河流“一张图管理”。同时,两地联合编制实施“一河一策”方案,开展河流健康评价,开发相关程序,助力河湖管护工作高效开展。此外,双方还在琼江(遂宁段)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工作,建立水利模型、知识库,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水雨情数据汇集、河湖健康预报预警等平台,形成多项成果获得水利部中期评估优秀等次。
同时,在推动跨界河流协同共管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上,川渝依托数字重庆、数字四川建设,打破涉河数据共享壁垒,建立“一数一源、动态更新”机制;整合视频监控、水质监测站点资源,依托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技术,建立智能模块,实现问题“及时推送、快速响应”。开发联合巡河、事件督办等功能,建立全流程闭环机制。
据悉,川渝将持续推进科技赋能,进一步提升跨界河流治理管护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为长江上游生态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