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岳新岳
5月9日一早,赵璐来到山东省日照市科技馆,要给孩子们上一堂“微藻是什么”的课程。作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日职”)海洋技术系教师,她在成为日照市科技馆科技辅导员的那一刻,便多了一份使命。
科技辅导员是从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也是科学实验室的脸面、声音、耳朵。在日职,像赵璐一样的科技辅导员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起实验室与科技馆,联通了科学实验与社会公众。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实现“双向奔赴”
每到周末,韩诗萧小朋友最期待的事情便是到日照市科技馆。那里有她最喜欢的“跟着博士学科学”课程。来自日职的赵璐、帅辉、牛盛雯是该馆的科技辅导员。
“微生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生物体;它们看不见,摸不着,‘隐身’于土壤、水体、空气,甚至在我们体内……”这是帅辉的开场白,他的任务是带着孩子们探知微生物与人类之间跨越亿万年永不停息的演化博弈。
“我们的任务就是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课程,引导青少年从微观世界出发窥探无穷世界,在学习中培养科学思维,主动向无尽未知发起追问。”帅辉说。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教育者扮演什么角色?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肖梅表示,教育者的价值不仅在于课堂传授,更在于用专业知识点燃社会进步的火种。
在日职,上述理念变成了实际行动,鼓励更多教师走出去,成为科技辅导员,成为科技特派员,成为科技专员,实现了从校园课堂到社会讲堂,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双向奔赴”。
在山东经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里,碾茶经过石臼机细细研磨之后,散发出抹茶特有的清香。在该公司总经理张蓝兮看来,他们能成功开发抹茶产品,多亏帅辉博士的助力。
当教育者定位好服务角色,如何精准服务成了关键问题。
日照是水产养殖大市,2024年1月至11月,该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3.36万吨,但该市水产养殖面临着一个难题——对付弧菌。弧菌是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头号“杀手”。而日职牛盛雯团队的最新成果《对虾新型凝集素抑制高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复制的机制研究》刚刚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该成果可有效对付弧菌,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答案。
一头连着科研院所,另一头满足企业需求
在科技战线上,科技专员一头连着高校院所的科研资源,另一头是企业的服务需求。他们也是日照企业发展的“技术桥梁”与“创新催化剂”。
在日职,赵璐推动了微藻资源开发落地应用,领衔搭建了国内先进的微藻种质库,斩获8项发明专利,获俄罗斯阿基米德世界专利大赛金奖;帅辉作为科技专员深入山东凯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技术操作和生产过程、新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开发等进行指导,推动该企业实现绿色高值化生产。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苏海勇表示,在日职,技术服务已经成为课程内容动态更新和科研研究方向把握的驱动力。企业的技术难点带入科研项目和课堂教学,实验室的创新研究成果导入企业技术项目,实现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的常态互动,推进教学与科研的全方位融合,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厚壤。
“科技专员们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将专业技术能力转化为企业创新动能,再将产业需求转化为教学科研资源,形成‘技术服务企业—反哺教学科研’的良性循环。”苏海勇说,这样一来,企业获得持续技术供给,学校实现知识体系更新,科研找到了转化出口。
从乡村振兴到社区治理,从技术攻关到科普惠民,日职高层次与高技能人才教师队伍成为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智囊团”。一批专家以讲台为基础、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以服务社会为纽带,以科研创新为动力,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持续培育新时代教育者的高质量“服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