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枸杞良种繁育实现“一键成林”

2025-05-13 19:27:0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良种和良机缺一不可。这次枸杞良种繁育首次实现工程化、精准化、高效化,将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5月12日,在宁夏举办2025年枸杞良种繁育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现场观摩会上,国家枸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曹有龙感触良多。

现场,一台枸杞良种容器苗繁育移栽定植一体机获得了全场的关注。随着机械匀速前行,起垄、松土、铺膜、铺滴灌带及移栽苗木等流程一气呵成。不一会儿,田里满是栽种均匀的枸杞嫩苗。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在该农机的帮助下以往需要100人干的活,现在15人即可完成。

提升作业效率

当天,在银川市西夏区芦花镇,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良种繁育基地人头攒动,机器轰鸣。来自宁夏农业农村厅、枸杞产业发展中心等单位的专家齐聚一堂,观摩枸杞良种繁育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成果。

看着枸杞良种容器苗繁育移栽定植一体机稳健远去的身影,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安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台机器每小时能移栽1.58万株容器苗,效率是人工作业的8至10倍。”

“在自治区育种专项的支持下,我们这些年实现了多个枸杞品种的迭代更新。这么多新品种培育出来,种苗快繁和推广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谈及研发初衷,曹有龙感叹说:“在过去,育苗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

曾经,种苗快繁需要人工将枸杞树上的粗枝条插到地上,到了次年再将成苗挖出来插到田里,每亩田平均插3万穗,尽管密度很大,但成苗率却不高。为了解决这一困境,曹有龙团队研发出嫩枝扦插技术,即用枸杞的嫩芽来进行繁育。这种方法虽然提升了合格苗率,但效果依然不甚理想。

今年,科研人员再次针对枸杞良种繁育面临的问题,创新育苗方式,开展容器育苗壮苗培养技术和菌根化苗木繁育技术的研究示范。这种用特定容器和微生物菌剂培育的枸杞苗,不仅抗盐碱、抗干旱,还不易生病、容易生根。其成活率能达到80%以上,0.5厘米以上规格苗木出圃率也达到60%以上。

枸杞繁育的另一个突破,在农业机械方面。“过去栽种枸杞,起垄需要一拨人,覆膜也需要一拨人,最后还需要人蹲下一棵一棵栽,相当费事。”安巍说,枸杞良种容器苗繁育移栽定植一体机,让栽培一体化成为现实。

降低繁育成本

宁夏现代枸杞产业再上台阶,科技的力量不可或缺。“据我们初步估算,新技术能让每株枸杞苗木的繁育成本从1.2元降到0.8元,这将有效推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曹有龙告诉记者。

观摩会现场,枸杞硬质插穗切割机、种苗捆扎机、苗木打箱包装机等多台设备也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其中一款枸杞专用自走式智能遥控植保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款机器具备自主巡航功能,可精准规划作业路径,并根据枸杞植株分布和生长情况均匀喷洒农药,让参观人员连声称赞。

“聪明”的机械省时省力又省钱,宁夏科芯枸杞社会化服务公司总经理刘军强对此体会最深。“在人工成本较高、人力资源较匮乏的情况下,这些机械大幅提高了枸杞田间管理水平。六七月份在田间除草,一亩地的人工费用是140元,用机械30元就够了。”刘军强说。

省下的钱实实在在进了农民腰包。2024年,宁夏枸杞种植面积23万亩,鲜果产量20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了204亿元,科技助力小红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小金果”。

“都说‘中国枸杞看宁夏’,我们下一步将加强科技创新,继续推动枸杞产业向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升级,为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注入强劲动力。”宁夏农林科学院党组副书记赵兵表示。

(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摄)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