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5月15日是第十四个“全球无障碍宣传日”,深圳大学发布全国首个“无障碍城市指数”,并与广州悦尔公益基金会、华住集团签署“无障碍酒店”测评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介绍,发布该指数不仅是深圳大学积极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更是深圳市在无障碍城市建设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无障碍城市指数”包括制度保障、行动及产出、成效和可持续性3个维度,分解为制度建设引领度、政府部门投入度、设施建设投入度等10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下设若干操作性三级指标,共计39个具体指标。
深圳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基地)执行主任、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周林刚说,“无障碍”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通达”的理念,与社会全体人员都有密切关系。
据悉,“无障碍城市指数”的设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为规范性基础,全面体现和落实法律在“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社会服务”三个维度上对无障碍的要求和标准。
当日,广州悦尔公益基金会发布深圳商场、公园无障碍测评(第一轮)报告,该报告覆盖18个商场和8个公园。其中,商场前三为中洲湾C Future City、KK TIME、上梅林卓悦汇;公园前三为月亮湾公园、莲花山公园、人才公园。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认为,“无障碍城市指数”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箱,可以从中遴选许许多多的工具,作为无障碍环境建设以及检查、督导,甚至成果案例分享的有效方法。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表示:“对于残疾人、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他们的生活怎么样,实际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据悉,深圳大学下一步将围绕“无障碍城市指数”的落地,编制机场、高铁站、酒店、医院和校园等系列无障碍应用场景的具体测评标准,切实推动无障碍城市的标准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