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鸡西:“联盟+学会+原产地”联动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

2025-05-16 16:15:4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近几日,黑龙江鸡西的大山里迎来了一组特殊访客,为山民带来了全新科技发展视角,催生出大食物观产学研创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在黑龙江省对外科技合作中心、鸡西市科学技术局共同推动下,东北山野菜产业国家创新联盟、黑龙江省山野菜资源保护与利用学会的专家以问题为导向,深入11户森林食品领域重点企业开展“把脉问诊”式调研,为鸡西山野菜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本次调研覆盖刺嫩芽、刺五加、蔓越莓、薇菜、蕨菜、黄瓜香、老山芹等森林食品重点品类。在东方红镇,调研组深入加工企业、农户,全程考察薇菜采收、去毛、清洗、揉搓等十几道生产工序。他们发现当地企业加工山野菜耗时长、缺乏深加工产品、农户收益有限,全链条开发不足等问题。联盟理事长、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赵恒田研究员建议当地深度开展薇菜提取物成分及功效分析,建设“产业链、人才链、研发链、创新链”四链融合、高起点、高成长性紫萁(薇菜)深加工企业,早日叫响“紫萁之都”名片。

在年出口200吨薇菜的黑龙江省日信进出口有限公司,调研组发现企业沿用传统高温灭菌技术,导致薇菜营养成分流失率较高,产业升级需求迫切。联盟副理事长、东北农业大学张秀玲教授现场提出技术改进方案,为企业破解难题提供思路。

在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的刺五加培育基地,调研组发现刺五加种植产业面临育苗草害防控低效、林下生长周期过长等核心瓶颈,联盟副秘书长、学会秘书长、东北林业大学王丹教授提出育苗期适度使用除草剂、林下种植郁闭度在50%以下结合种植密度控制等指导意见。

针对调研组提出的建议,鸡西市科技局局长官莹莹表示,当地将建立“需求预研-专家会诊-跟踪指导”全流程服务机制,重点突破薇菜孢子育苗、山野菜成分分析及功能解析、山野菜加工尾料开发利用三大“卡脖子”技术。东方红林业局计划整合农户与加工出口企业资源,将森林食品原产地打造为开发新型森林食品的技术策源地。

赵恒田表示,鸡西市科技部门创新“联盟+学会+原产地”联动机制、积极探索大食物观产学研创融合发展新路径,具有积极示范意义。山野菜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联盟与学会将持续联动,深度挖掘山野菜产业技术瓶颈,推动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努力走出一条产学研创融合发展的新路径,让优质山野菜从林下走向餐桌,惠及更多消费者,助力拉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李梦一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