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5月17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正式启动。本届公众科学日以“以科学之问 启未来新程”为主题,135个院属单位组织近400场科普活动,开放科研场地近400处。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出席公众科学日主场活动。主场活动融合“科学与中国”“千名院士·千场科普”等科普品牌,开展多场院士专家报告;紧扣科学教育与人才培养话题,邀请北京、香港和西部地区的校长代表和科学家代表圆桌对谈,见证科学精神薪火相传。
院士群体继续发挥“四个表率”作用,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祝世宁、曹晓风、王赤、何祖华和孙胜利等2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围绕多个学科领域、多个公众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开展科普讲座、在线问答和互动交流,讲解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事业。
中国科学院百余个科研院所和三所院属高校再度“打开大门迎客人”。作为热门IP《三体》拍摄地,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告诉公众哪些科幻已“变成”现实;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则开设“哪吒的物理修真课”,通过焰色反应、伯努利原理等实验秀讲解物理原理;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动怀柔地区多家研究所营造“共享未来”氛围,“像素风大科学装置”主题拍照和“大科学装置集章挑战”活动备受欢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4个校区以及上海、苏州共设置36个科普点;成都分院串联起兴隆湖园区各科研机构,让社会公众一站式了解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π中心以及山地灾害链综合实验模拟平台等相关知识;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30余位在京留学生参观中国科学院科技成就展和力学研究所科普展馆。
本届公众科学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提供全面支持。
(科技日报记者陆成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