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成传港 段超
近日,某野外训练场,空降兵某旅一场营战术演练悄然打响。面对复杂“敌情”,三营营长杨平川灵活指挥。营队密切协同,犹如一把利刃直插“敌”心脏。
作为该旅的首用营,三营官兵一直喜欢以利刃自喻。为何是利刃?杨平川告诉记者,这与他们的使命高度契合——利刃出鞘,一击必胜。
三营是一支历史厚重、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该营曾在上甘岭战役中荣立集体一等功,涌现出“上甘岭特功八连”“红军九连”等英雄集体和“一级战斗英雄”柴云振、“二级战斗英雄”龙世昌、赖发均、刘兴文等英模人物,形成了“坑道党支部”“一个苹果传着吃”等优良传统。
历史的车轮滚滚,光荣的传统绵延。步入新时代,该营弘扬优良传统,瞄准精武强能,在不断攻坚克难中引燃创新因子。去年底,上级军事训练先进单位评选结果揭晓,三营荣获“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称号。喜讯传来,该营官兵表示:“研战谋战务战是我们永远不变的使命。”
2021年夏天,三营奉命参加某中外联合演习。这是他们调整改革后首次融入战区参加多国联演,其目的就是检验新体制下的联合制胜能力。受领任务后,他们专门召开任务研究会,积极与友邻单位协同对接,从指挥谋略、战法运用到兵力部署,深入研练联合感知、联合指控、联合行动。
演习当天,以三营为主体组建的空降作战群从天而降,处于优势的“敌人”猝不及防,空降作战优势得到充分彰显。演习结束,联合导调组评价道:“‘空降利刃’果然名不虚传!”
近年来,三营官兵坚持不懈运用科技力量解决问题,这些探索实践成为他们破敌制胜的底气。
记者了解到,该营官兵积极思考钻研,攻克了多项空降作战难题,形成多个创新成果,并广泛应用在部队练兵实践中,新质战斗力加速催生。
前不久,三营炮兵分队组织实弹射击。火力分队操作手刘顺依托连队“发明家”李俊泼自主研发的校射系统,精准命中打击目标,赢得官兵一致叫好。
校射系统的发明要从之前营队参加的一次演练说起。演练中,参演部队向“敌”阵地发起猛烈冲击。杨平川命令火力分队及时跟进。炮弹倾泻而出,可命中效果却并不理想,导致部队贻误最佳战机。
“瞄不准就打不上,打不上就赢不了!”复盘会上,李俊泼作为参演代表,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研发校射系统。于是,他们立即成立“大众创新”实验室,由李俊泼牵头展开集智攻关。研读教材、请教厂家、试验论证……几个月后,校射系统应运而生,成倍提升了某型火器射击精度。
“做难事必有所得,干没有干过的事,干别人看来干不了的事,才能拿出更多提升战斗力的新招法。”三营教导员谢飞告诉记者。
去年,三营再次牵头攻关某平台作战运用试验课题。无先例、无援助难不倒向战谋战的官兵们。那段时间,营部学习室几乎夜夜灯火通明,科研骨干各司其职,参考书被翻到卷边。最终,他们克服诸多难题,形成了一套某平台完整的运用方案,得到上级机关高度评价。
近些年,三营不仅出色完成多项重大任务,还取得“空降空投精武标兵单位”“四铁”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被空军表彰为第二届“空天先锋”集体,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