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页岩气田:构建科研“大兵团”  驱动行业变革

2025-05-17 14:22:29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通讯员 黄予剑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焦石坝区块立体开发调整井焦页26-Z4HF井压裂测试获高产,复兴区块兴页L198-6-1HF井钻井周期纪录再次改写……近日,在江汉油田攻坚创效的主战场——涪陵页岩气田,老区新区齐头并进,增储上产捷报频传。

去年以来,江汉油田贯彻上游一体化协同决策部署,与工程公司、石化机械、经纬公司等单位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携手推进页岩油气产能建设,全力打造中石化国内上游一体化合作共赢新典范。

构建科研生产“大兵团” 锻造技术装备“新利器”

经历十多年勘探开发的涪陵页岩气田,稳产难度逐年递增。去年5月,来自江汉油田和工程公司、石化机械、经纬公司等单位的66名专家、70名管理人员齐聚涪陵,以集中办公、交流挂职、统一管理等模式,构建起江汉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科研生产“大兵团”。

联合合作单位气藏地质、钻井工程、试气工程、测录定导、信息工程等专业专家资源,打造最强“智囊团”,变过去“单一决策”为“多学科决策”,创新形成“四合一”钻井设计和压裂设计及一体化并联编审流程,实现工序、工艺全链条一体化设计与技术经济的一体化联动,设计内容精简67%,流程节点减少60%,设计时效提升54%。

18.9天!复兴区块钻井周期最短纪录再次被改写,距离上次创纪录仅间隔两个月时间。“我们与工程公司、石化机械公司一道,优选旋转导向等工具装备,优化工艺参数,深挖每一个环节的提速提效潜力。”一体化钻井工程专家组成员易争利介绍。

技术装备升级,成为石油工程跑出“加速度”的制胜法宝。江汉油田统筹推进一体化协同攻关,设立8个重点攻关项目,细化出27项子目标,根据技术攻关需求动态调配人才、设备等资源。

“过去装备工具在井场出现问题,反馈过程繁琐流程长。”来自石化机械公司的一体化装备工具专家组组长鲁献介绍,现在针对现场暴露出的问题,一体化专家组快速响应,变“有什么用什么”为“需要什么造什么”,有力推动工具改进和迭代升级,迭代周期从过去的3个月缩短至20天以内。

江汉油田瞄准北美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指标,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工艺技术理念、装备配套和技术指标等,将关键指标量化,建立了109条学习曲线,以持续对标追标,推进“四新”领域技术迭代升级。

数字赋能 驱动行业变革“云支撑”

“最近施工的焦页17号平台,借助钻井标杆库,进一步优化钻具组合和参数后,两口井机械钻速同比提升超50%。”来自江汉工程钻井二公司的一体化钻井工程专家组组长彭光宇,感受到钻井大提速背后的“数字力量”。

施工记录之所以成为“易碎品”,源于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应用,帮助人们找到工程“最优解”。去年以来,江汉油田大力开展石油工程数据治理工作,建立钻井、录井、测井、定向、固井、试气等数据录入与接入统一标准,研发“人工不干预数据结算系统”,利用IPPE平台实现数据自动抓取,融合甲乙方数据资源,推进科学钻井系统、三维地质导向、智能压裂等模块建设,独创钻井标杆库、钻井提速龙虎榜、压裂提产争气榜等功能,形成“业务、管理、信息”高度集成的三位一体管理体系。

江汉工程院院长王大江表示,借助地质工程多源数据、产能寻优模型、人工智能学习算法,压裂参数优化从传统机理分析向“模型+数据”驱动分析转变,应用后平均单井SRV提升32.4%。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