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瑜
在近日召开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数字教育发展与评价”平行会议上,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永智首次发布了基于“教学思维链”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智能导师原型。
该原型依托国产大模型开发,是大模型技术和教育融合的又一次创新和突破。据了解,该原型首次提出“知识—能力—行为”贯通的三维立体知识图谱,在学习5万+特级教师课时数据的基础上,让大模型变身为“思维导师”,能生成可视化的专家教学思维链,提供专业课程建议和多模态教学资源推荐。面向学生,该原型可模拟拥有类人共情能力的虚拟科学家与学生对话,通过多轮启发式提问和可视化问题链引导,帮助学生生成个性化探究路径。
该原型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科大讯飞、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开发。其中,科大讯飞承担项目的关键技术研究——教学思维链驱动的国产多模态科学教育大模型专用训练,这是该项目的五大关键课题之一。
目前,中小学科学教育智能导师已初步完成原型研发,在知识图谱关键技术与典型应用场景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未来将接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进一步提升智能辅助教学与导学能力。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