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汇编搭配需求清单  浙江“三高”联动促进产学研供需对接

2025-05-17 14:21:5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通讯员 张若娴

20项成果和62项需求在电子公屏一发布,在观众席,来自浙江省各地高新区、高校、企业的嘉宾纷纷拿起手机拍照,以便及时查询。

5月15日,浙江省高校毕业生高新区专场双选会暨首届“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供需对接活动在杭州举行。浙江高校科技攻关标志性成果、浙江省首批未来产业技术产品和场景应用需求清单现场发布。

高校科研团队深耕实验室,需要触达企业的真实需求。企业渴望技术升级,需要了解高校的成果情况。如何完善“高校+学科+企业+产业链”产学研合作机制?浙江坚持以校企“信息互通”牵引“价值共创”。

针对纬编织物缝接工艺中多设备配合导致的柔性响应差和效能低的问题,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胡旭东教授团队研发了变轨式无缝纬编成型技术、全成型智能装备及网络化集群生产技术,实现了纬编织物的无缝成衣生产,显著提升装备效能。

这一“高性能无缝纬编智能装备创制及产业化”项目,是浙江高校科技攻关标志性成果之一。“相关技术已在宁波慈星、常熟国盛等行业龙头企业推广应用,装备及控制系统等产品近三年新增产值19.1亿元。”浙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汝欣博士介绍。

近年来,浙江高校以“双一流196工程”为总牵引,围绕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需要,组织开展高校科技创新攻关行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基于此,浙江省教育厅首次组织编撰《高校科技创新攻关典型成果汇编》。包含当天现场发布的20项,该《汇编》收集梳理了全省本科和高职院校科技创新攻关成果172项,基本覆盖浙江省“415X”产业重点领域。每项成果均介绍了核心技术、应用场景,并附上高校产学研合作对接和成果团队联系方式。

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合作是产学研的天然通道和最佳路径。此次梳理推广的一批高校科技创新攻关成果,将为浙江未来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智力支持。

自2022年以来,浙江按照“源头创新、孵化裂变、场景牵引、群链集聚”的培育路径,已在通用人工智能、元宇宙、合成生物、氢能与新型储能等领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先导区17个,进一步加快未来产业形成规模和集群优势。

今年以来,浙江省经信厅牵头建立前沿技术预见机制,充分发挥高校专家、企业家和投资家的作用,分析研判前沿技术趋势,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入融合,征集未来产业技术产品和应用场合,首批面向人形机器人、合成生物两个重点领域,征集未来产业技术产品和应用场景需求,经整理核实形成对接需求清单62项。

其中,“技术攻关找合作”需求25项,企业希望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成果找应用”需求16项,企业希望寻找应用场景或合作伙伴,推进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项目落地建设;“产品服务找市场”需求21项,企业希望对接平台技术合作,合作推进临床应用,或希望寻找下游客户推广自主创新产品。

以杭州亿亿德传动设备有限公司为例,提出“纳米级RV减速机齿轮曲面动态补偿与寿命预测技术研发”技术需求,希望联合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攻关。

浙江省经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份需求清单,标志着“技术预见机制”进入实战阶段,关键是帮助企业找到满意的合作伙伴并达成实际合作。同时,还要进一步健全技术预见、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助力浙江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