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与防震避险科普指南》发布:深化科技创新应用于防灾救灾

2025-05-17 15:46:2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5月16日,中国平安联合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甘肃省地震局、临夏州政府以及积石山县政府等,在兰州市举办“2025年基层应急能力提升”活动。在活动中,中国平安联合积石山县启动基层应急能力专项提升“四个一”行动,即建立一套应急管理体系、开展一系列实操演练及安全培训、推广一本科普指南、开展一次校园应急场所改造。与此同时,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产险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发布《地震知识与防震避险科普指南》系列科普丛书(以下简称《科普指南》)。

在活动中,平安产险正式对外发布“平安地震巨灾模型”,并介绍了该模型原理功能、技术支撑以及在风险减量中的创新实践。平安产险董事长兼CEO龙泉说,平安产险将持续与政府、科研机构、社团组织和公众携手,推动防震减灾从“被动防御”向“主动免疫”跃迁。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会长郑国光指出,协会将持续发挥桥梁作用,深化与中国平安等企业合作,继续推动防灾减灾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让科学避险意识扎根基层,助力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新格局。

甘肃省地震局局长石玉成说,甘肃通过构建“监测智能、预警精准、防御科学、处置高效”的现代化地震安全体系,近三年来高效应对5次5级以上地震。《科普指南》中的“常识—预防—应对—保障”四维架构融合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为企业、社区等主体掌握避震技能提供了科学指引。

在活动中,平安产险甘肃分公司与甘肃省地震局就“防灾减灾救灾、地震巨灾保险研究在甘推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通过政策协同创新、科技数据融合、防灾减灾培训、民生保障方案、成果转化应用等,为全国地震巨灾保险和韧性城市建设提供“甘肃样本”。

据介绍,为深化科技创新在防灾救灾中的应用,2024年10月,平安产险在广东东莞发起并成立了“大湾区风险减量创新研究中心”,通过整合当地科学院、高校等20余家专业机构资源,创新打造“AI视频预警+远程值班干预+专家精准巡检”管理模式。该模式已在东莞25个镇街实现工程事故隐患的及时发现与处理,2025年累计触发风险预警237次,远程干预46次,实现72个工程项目零事故,有效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依托“安责险科技预防体系”为405家企业排查隐患57处,覆盖1140家企业超114亿元风险保障。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