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实习生 刘倩
5月27日,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甘肃省2025年“科技筑梦”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在兰州文理学院正式启动。
活动由甘肃省科协主办,依托“科技筑梦”志愿者项目平台,联合各高校资源,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科普宣传及科研实践。该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科技志愿服务,提升青年团队协作与社会责任感,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为甘肃省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注入青春活力。
启动仪式上,甘肃省科协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包俊宗和兰州文理学院党委书记苟永平共同为兰州文理学院雁青科技志愿服务队、西北师范大学微光课堂志愿服务队等15支大学生科技志愿者服务队授旗,象征着新一批志愿者队伍肩负起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
据了解,2025年“科技筑梦”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将聚焦产业帮扶、科学家精神弘扬、科技教育、卫生健康、生态环保、助老扶幼、社区治理等众多领域,通过丰富形式、多元内容,为广大青年学子提供了实践锻炼、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接下来这15支新入选的服务团队将陆续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甘肃省科协积极落实中国科协、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有关高校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的工作精神,设立“科技筑梦”志愿者项目平台,推动大学生走进科技场馆、科技小院、参与科研实践,发掘一批优秀个人和团队。据统计,自2022年以来,先后有30多所高校院所55个项目获得甘肃省科协立项资助,西北民族大学“向阳花护航行动”、天水师范学院科技园志愿服务队等5个项目(团队、个人)先后获评中国科协“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佳志愿服务团队”。
(刘倩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