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近日,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北京市平谷区加快替代蛋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据悉,《计划》作为全市首个绿色经济领域出台的区级落实方案,旨在将平谷区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千亿级替代蛋白产业集群,为首都乃至全国的“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平谷智慧”。
《计划》聚焦“突破底层关键技术、平台赋能成果转化、场景驱动示范推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协同推进区域发展”五大战略方向,系统部署包括加强核心科技攻关研发在内的四大领域共14项重点任务,到2027年将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引领力的替代蛋白创新应用高地。
平谷区将依托其农业中关村的科技优势,以及替代蛋白产业联盟的协同效应,全力构建从“研发—转化—产业—生态”的全链条发展体系。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借助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等国家级平台资源,重点围绕植物蛋白、微生物蛋白及细胞培育蛋白等前沿领域,开展关键技术的深度攻关。该区还将支持科技型企业联合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共同打造集“研发—孵化—转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与市场化应用。在产业体系构建层面,系统构建“3+X”的产业培育体系,夯实产业发展根基。“植物蛋白产业”将聚焦植物基肉类及奶类替代品的技术升级与规模化生产,针对过敏人群、青少年等特定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开发营养新产品。“微生物蛋白产业”将致力于攻克丝状真菌等生物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打通从实验室研发到工业化规模生产的技术路径。“细胞培育蛋白产业”将重点支持细胞培育蛋白的底盘技术研究,在细胞高效增殖与分化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细胞的大规模、高效率、稳定化生长。
此外,《计划》还鼓励积极探索昆虫蛋白、合成蛋白等其他发展方向,推动在动物饲料、功能性食品等多元领域的创新应用。
业内专家指出,发展替代蛋白产业对于降低传统农牧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从源头上降低碳排放具有深远意义。《计划》的发布与实施,不仅有力推动平谷区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将为我国替代蛋白产业贡献兼具前瞻性与高度实践价值的“平谷方案”,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催生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