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就业是青年融入社会的第一步,如同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关乎个体价值实现与社会发展活力。
当前,我国正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构建就业友好型社会,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从技能培训到权益保障,从扎根基层广阔天地到逐浪数字经济新兴赛道,青年就业图景日趋多元。
即日起,本报推出“凝‘新’聚力促就业”栏目,追踪产业转型中的职业新机遇,聚焦科技发展中的就业新动向,与读者共同记录、见证托举民生福祉的政策温度,拓宽就业空间的改革智慧,提升就业质量的担当作为。
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日前,腾讯公司宣布:三年内新增2.8万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化录用力度。今年将迎来1万名校招实习生,有六成面向技术人才开放。这是腾讯系统性扩招的一项举措,被称为腾讯“史上最大就业计划”。
今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人,较上一年度增加43万人,创历史新高。在贸易保护主义等不稳定因素影响下,腾讯“官宣”提供2.8万个实习岗位,对就业市场而言无异于一针强心剂。
谈及此举初衷,腾讯全球招聘负责人罗海波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腾讯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在互联网行业中,腾讯最早把校招作为吸纳人才的重要渠道,招聘数量也一直处于领先水平。近年来,随着腾讯业务发展,尤其是AI大模型等‘新芽业务’,需要持续引入人才,保持创新活力。”
为了保障系统性扩招,腾讯推出了一系列配套举措。
罗海波介绍,腾讯内部提供完备的培训体系、丰富的学习资源、完善的福利制度,支持新员工持续学习和成长。比如,为新同学配备行业、业务双导师——行业导师帮助新人构建全景式行业认知,业务导师在专业上带领新同学更快熟悉岗位需求,帮助学生顺利从校园过渡到职场。
青睐技术人才,是腾讯实习岗位的鲜明特点。
今年,腾讯开放的校招实习岗位涵盖技术、产品、设计、市场、职能等五大类70多种岗位。随着大模型加速落地,腾讯也加大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游戏引擎等技术类岗位的招聘力度,技术类实习岗位占比将超过60%。
罗海波说,腾讯很重视技术人才招聘。例如,腾讯推出的“青云计划”,聚焦AI、大数据、机器人等十大技术领域,设置了100多项技术课题,并推出AI大模型招聘专项,致力于支持青年人才深度参与前沿技术课题与核心业务。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腾讯也强化对科技人才的前瞻性储备,与青年人才共同成长,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表示。
腾讯此次扩招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工作岗位。
今年春招,腾讯岗位工作地除了覆盖深圳、北京、广州、上海、杭州、成都等6大城市,还辐射新加坡、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目前,腾讯已进入40多所高校展开校园宣讲会;线上宣讲会提供了技术、产品、游戏等8个专场,覆盖人才超40万名。
为促进新业态的高质量就业,腾讯“双管齐下”:一方面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另一方面依托数字生态,创新就业形态、增加就业机会。例如,由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微信支付、企业微信等构成的数字生态,持续创造新就业机会。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统计显示,微信生态拉动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超5000万个。
此外,腾讯联动生态合作伙伴助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激发社会对数字化人才需求,催生上百种新职业、新工种,例如小程序开发、运营人员岗位及视频号运营师等。
今年6月,腾讯将启动新一年的“青云计划”,2026年秋招也将在下半年启动。
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说,人才是腾讯最宝贵的财富。腾讯希望通过系统性扩招与全球化布局,持续为年轻人才提供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