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5月27日,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平行论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此次论坛上,“技术驱动”成为高频词。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技术已然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核心引擎。
“聚焦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坚持推进全方位变革,‘思想+艺术+技术’合力生光,催生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王晓真表示,总台将深化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持续深耕人工智能、5G、超高清等优势领域,提升内容穿透力。
在技术驱动下,各地媒体各展所长。“系统性变革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要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动真碰硬’。”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说,集团通过重构融合发展技术基座、创新垂类大模型应用场景、超前布局未来传播赛道等手段,在AI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以提升科技浓度。
以重构融合发展技术基座为例,上海报业集团通过建设集团智能生产传播平台,实现AI从个体单点赋能向全链路、全流程创新应用升级。此外,该集团还打造了“融媒创新空间”,为采编人员提供前沿技术支撑;并先手布局数据库语料生态、常态化打造数字人媒体场景,让70个数字人升级为70套全流程智能化融媒生产工具。
技术创新也正重塑媒体生态圈。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李鹏介绍,他们紧盯技术前沿,自主研发“华龙芯”数智大模型,并第一时间接入DeepSeek。同时,该集团还建成首家省级传媒XR(扩展现实)虚拟演播室,与华为共建人工智能中心、与腾讯共建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以先进技术为驱动,用新质生产力赋能内容生产,构建广电‘数字生态圈’。”李鹏表示。
基层媒体的转型之路同样紧迫。“与‘头部’的央媒省媒相比,处于‘腰部’和‘底部’的市县级主流媒体面临更多的挑战。”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周劲介绍,他们通过“顶层—中层—底层”三层协同式推进,绘制出一张针对单一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数智大厦建设图”。在这张图中,以技术为代表的底层筑基,便是用AI技术打造集成系统和平台,构建“合纵连横”的技术生态。
破局关键在于协同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胡正荣认为,聚焦智能传播、新兴业态等关键领域,需建立“媒体出题—产学研三方共同解题—市场验证”的项目机制,并建设“媒体科技创新孵化基地”等,推动科研成果从书斋走向媒体应用场景。“共建共享中国媒体核心数据库(语料库),是未来媒体乃至智能传播的核心竞争力。”他说。
技术迭代背后,价值引领始终是核心。“媒体的疆域已经被彻底改写,‘人人皆媒’意味着‘谁拥有话筒’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穿越算法,抵达人心’。”中国日报社记者、起底工作室主持人徐潘依如说,“AI创新不是为了炫技,而是在抢占阵地。当全球信息战场被AI算法撕开新战线,主流媒体要跑在前面,而不是追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