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5月27日,2025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湖南省长沙市启动。其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面向社会发布了粮食流通的10项科技创新成果。
十大科技成果分别为:粮仓智慧绿色储粮技术体系创新、储粮害虫智慧监测与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粮食收购智能扦检系统、负压散料输送系统关键技术装备创新与应用、粮食真菌毒素检验监测预警关键技术体系、适度加工小麦粉及大宗面制品产业化升级关键技术装备与应用、速冻面米食品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其产业化、风味食用植物油精准适度加工新技术、基于提质降耗的油脂加工智能装备创新技术和发酵饲料产业化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
其中,粮仓智慧绿色储粮技术体系创新提出了以储粮数量高精度监测、储粮物联追溯、储粮粮情风险预警等技术为代表的“智慧天眼”系统,开发出了应用粮食收储减损品控管理系统,可切实提高储粮管理水平,为保障粮食储存安全提供技术支持;适度加工小麦粉及大宗面制品产业化升级关键技术装备与应用则开发了小麦粉适度加工技术和系列加工装备,挂面及老面馒头产业化升级关键技术和新型生产装备,相关成果在17个省份的小麦加工企业、面条生产企业、主食生产企业得到推广应用;风味食用植物油精准适度加工新技术可在保留食用植物油风味品质基础上实现连续化生产,目前已形成7条示范生产线,年产能累计超过1110万吨;基于提质降耗的油脂加工智能装备创新技术包括E型油脂浸出、蒸脱机热能回收、纳米空化、植物油脱臭等四项植物油生产关键系统,可有效提升油脂产品品质,降低生产能耗。E型油脂浸出设备打破了日5000吨以上大型油脂浸出装备长期被欧美国家垄断的局面;发酵饲料产业化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实现了玉米、小麦等粮食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助力新增利润7.5亿元。
此外,该局还发布了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新型储粮仓房应用、粮食信息技术应用、产学研融合创新等成果应用案例10项,以及储粮虫害防治、控温控湿储粮、储粮输送机械装备、高值利用与智能制造等方面的7项粮食科技创新需求。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