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中国丝绸扮靓现代生活

2025-05-28 17:26:43 来源: 新华网 点击数:

新华社记者 蒋芳 黄硕 朱筱

越来越多访客来到苏州丝绸博物馆参观学习。这是中国南方两家以“丝绸”命名的国有专题博物馆之一,另一家是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

苏州丝绸博物馆去年接待游客52.2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一倍多。今年截至4月,已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

记者在馆中看到,不少游客是穿着丝绸“汉服”的中国年轻人,也有一些外国人。博物馆里的虚拟现实互动体验区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小学生正用模拟的织机体验丝绸织造。

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钱兆悦说:“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风国潮兴起,人们更加期待优秀传统文化回归,更多年轻人愿意穿传统丝绸服装、使用丝绸新产品。”

中国产丝绸产品全球畅销。除了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市场,还出口到金砖国家和其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钱兆悦说,丝绸外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开始,如今更加新颖的设计受到外国市场欢迎。目前中国蚕茧和生丝产量占全球80%以上。

江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丝绸制造地,苏州明清以来还是向皇家、民众及出口商提供丝绸制品的一个中心。苏州丝绸博物馆所在地是1931年成立的一家丝绸厂原址。

考古学家已发现有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织机构件。根据考古资料,丝绸织造起源于4800年前,使中国成为家蚕丝绸产品的发源地。

博物馆里陈列的丝绸制品中,有一件明代二品文官的官服原件和一件宋代皇后礼服的复制品,衣服上有极其精致的图案。展品中还有结构复杂的宋锦和漳缎织机,最大的机器长8米、高3.6米。

钱兆悦说,明代晚期,苏州丝绸服饰的颜色已有120多种。明清时期,姑苏东城更是丝绸业中心,织品优良,形成百年苏式时尚,引领全国潮流。

“丝绸是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象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是东方美学的极致体现。”钱兆悦说,丝绸的发展蕴含着中国历史、文化、科技、生活、经济的悠悠篇章。

苏州丝绸博物馆还展示了丝绸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包括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官方礼仪服和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领导人服装等,均由苏州丝绸公司制作,将传统宋锦做了现代改良。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博物馆把丝绸的美带到更多行业和生活领域。”钱兆悦说。

目前,苏州丝绸博物馆正与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合作,采集、提取和分析古代丝绸纹样,并使之适应现代应用。一片小小的丝绸纹样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带来的授权收益目前已达三四十万元。

具有现代感的新展品案例包括使用丝绸原料或以丝绸纹样为灵感装饰的箱包、丝巾、美容产品、时尚服装、食品盒、麦克风以及家用汽车。博物馆还与中国探月航天工程合作,为其吉祥物“兔星星”设计制作了云纹图案的太空服。

对丝绸的需求也刺激了家蚕业的发展,养殖园应运而生。科学家们正在开发新饲料来替代供不应求的桑叶,并使蚕能在冬季继续生长,还能吐出特定色彩的丝。

博物馆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今年春节后还将精选的汉服道具送至威尼斯。威尼斯大学孔子学院从众多报名者中挑选出约20名优秀的汉服模特,穿上苏州的丝绸服装巡游展示。

“丝绸跨越语言障碍,促进文化交流。当代丝绸之路正在更好地连接环球各国。”钱兆悦说,以丝绸为载体,中国文化将持续影响人类文明,世界也将不断看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责任编辑:王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