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118件恐龙标本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中国恐龙大展在上海重磅开幕

2025-05-28 20:03:2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叶天瑜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5月26日,“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重磅开幕。本次大展秉持“一展看全国,一眼看亿年”的策展理念,汇聚来自全国12家科研院所和科普场馆的118件代表性恐龙标本和重要模型,用中国恐龙珍品标本讲述恐龙家族的生存演化故事,一场跨越亿万年的时空对话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进入大展现场,仿佛闯入时光长廊,地质年代更迭的密码正由恐龙化石娓娓道来。侏罗纪初期,禄丰恐龙率先登场,它们代表着恐龙大家族的崛起,同时标志着蜥脚类巨龙与兽脚类猛龙迈向巨型化的起点;川渝恐龙以巨型化的蜥脚类和兽脚类以及剑龙等为特色;新疆恐龙以演化早期的角龙类、暴龙类等为特色;辽宁西部与内蒙古东北出土的带羽毛恐龙及古鸟类化石,宛如神奇画笔,勾勒出恐龙到鸟类的演化与飞行起源的奇妙轨迹;到了白垩纪,河南、内蒙古等地的鸭嘴龙、甲龙等家族,如同生态变革后的新贵,宣告陆地生态系统的全新秩序。

每一件珍品恐龙化石,背后都有精彩的发现、研究故事。这些尘封已久的“宝藏”,跨越山河齐聚上海,在这场堪称恐龙化石界“豪门盛宴”的展览中,只为与观众来一场跨越时空的约会。

作为本次大展的重磅展品,“中国第一龙”许氏禄丰龙意义非凡,它是第一种由中国人发现、挖掘、研究、命名、装架并展出的恐龙,开启了中国恐龙研究的大门,此次更是首次走出北京与公众见面。永川龙同样震撼,作为中国巨型兽脚类恐龙代表,上游永川龙与和平永川龙两大“镇馆之宝”齐聚大展。它们以巨大的体型和完整的化石,改写了中国肉食性恐龙稀缺且体型小的认知,成为亚洲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巨型肉食性恐龙,堪称古生物研究的璀璨瑰宝。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徐星介绍,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带羽毛恐龙及残留恐龙特征的古鸟类化石,成为国际恐龙研究的最热点,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学说提供了大量的化石铁证。本次大展汇集了凌源中华鸟龙、中国华诞龙、胡氏耀龙、董氏尾羽龙、赫氏近鸟龙、赵氏小盗龙、顾氏小盗龙、寐龙、王氏达斡尔龙等模式标本,为观众系统地阐释羽毛演化、飞行起源,以及从龙到鸟的演化历程。

此外,互动多媒体也是本次大展的一大亮点。除了一组讲述核心标本故事的精彩短视频外,“恐龙的最后一刻”“飞向蓝天的恐龙”“中国恐龙动物园”三个核心多媒体展项,运用了裸眼3D、互动投影、动态特效、CAVE交互空间等展陈技术,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发现恐龙和物种数量最多的国家,通过这样一个大展的形式,我希望让公众更多地了解到我们中国土地上有哪些恐龙发现,同时这些恐龙发现对地球生命演化的历史有怎样的帮助与推进。”徐星说。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