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瑜
8日上午,厦金大桥(厦门段)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厦金号”盾构机在厦门市思明区环岛东路一侧始发,标志着由厦门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中铁十四局参与施工的厦金大桥(厦门段)环岛路隧道正式进入盾构掘进施工阶段。
厦金大桥(厦门段)是落实“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的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其中,环岛路隧道长3.29公里,采用盾构、明挖法施工,是目前福建省最大直径盾构隧道,由开挖直径达16.15米的“厦金号”盾构机掘进。
中铁十四局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总工程师邵振新介绍,隧道紧邻海岸线,地下水位高、基岩起伏大、周边建筑物密集,建设条件极其复杂。“盾构隧道有1852米为浅覆土掘进,最浅覆土仅为8.1米,盾构掘进姿态控制难,易造成‘翘头’风险,还需应对高层建筑物锚索、双线隧道小间距等诸多施工难题。”邵振新说,这对盾构机整机的适应性和刀盘刀具的耐磨性提出了极高要求。
针对隧道施工风险和难点,项目团队加强技术攻关,对“厦金号”盾构机进行针对性设计,配备了带压复合型刀盘,配置144把滚刀,增加刀具强度和旋转轨迹,使刀盘整体切削性能和破岩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盾构机还搭载了伸缩主驱动、同步双液注浆、刀盘刀具磨损自动监测等先进智能掘进和监测装置,并运用“智慧指挥中心”实现施工现场实时安全和信息化管控,确保隧道安全高效掘进。
“厦金号”盾构机始发即面临小转弯半径难题。“盾构机始发转弯半径710米,在国内16级超大盾构直径施工中极为少见。”邵振新告诉记者,团队从明挖结构施工阶段开始准备,提前模拟盾构机井下姿态,精准控制盾构机掘进。
厦金大桥(厦门段)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与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厦金航线共同构建起对台海陆空立体交通新格局,对福建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由中铁十四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