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明源 崔爽
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建设数字友好城市”,将讨论包括数据要素、数字安全、人工智能在内的多个议题。
本届大会聚焦的“城市”,作为技术变革与政策创新核心载体,正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协作的关键力量。开幕式上,由世界五大洲的40余个核心伙伴城市共同发起的“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将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跨境数据治理、人工智能伦理、智慧城市应用等关键议题,深化城市集群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共建、数字治理创新等实践。
开幕式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讲解了城市与数字经济的深入联系。他提及,近年来,北京等地区大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以数据流通、开发利用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的全过程,不断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全域数字化转型要将城市作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综合载体,发挥数据要素在赋能全局中的乘数效应,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刘烈宏说。
2023年,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首次提出了“数字经济伙伴城市”合作倡议。今年新成立的全球数字经济城市联盟,彰显了北京持续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理念和创新路径的实践精神。
据悉,大会设置“1+6+N”框架,即1场开幕式、6场主论坛、多场专题论坛及特色活动。大会将围绕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数字安全、数据要素重要领域以及数字医疗等新兴赛道,举办46场专题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