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史料创新形式 讲好抗战故事

2025-07-03 14:46:2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7月3日,记者从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有关部门将推出文艺晚会、主题展览、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活动,讲好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罗存康介绍,自7月7日开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举办《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本次展览设置了“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深切缅怀抗战英烈”专区,通过铭刻国家公布的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制作缅怀英烈视频,向抗战英烈献花等方式,打造褒扬英雄、缅怀英烈的主题纪念空间。展览专门设置抗战家书视听空间,让这些感人至深的家书可听、可看,让观众感受抗战英烈的精神世界。展览还将综合运用照片、文物、影像、艺术品等多种形式,讲好抗战英烈、抗战英雄群体的故事,生动呈现抗战英雄英烈的英勇事迹,弘扬抗战精神。

中央广电总台副台长王晓真介绍,中央广电总台紧扣抗战胜利80周年重大主题精心策划了一批专题片纪录片、影视作品和文艺节目,全平台、多语种着力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创新一直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工作的主旋律,今年推出的一系列抗战题材新作品在内容独创性上有更多的努力。王晓真表示,专题片和纪录片挖掘了很多之前没有披露的史料,抢救式采访了很多抗战亲历者,拍摄到了很多英雄后人保存的珍贵物品;这些作品也不断尝试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创新表达方式,让视觉效果更震撼。

王晓真举例道,纪录片《烽火侨心》将首次呈现旅美中国留学生樊庆笙冒着生命危险飞越“驼峰航线”,带回祖国的青霉素菌种样本试管等一批之前没有展示过的珍贵物品。

一些专题片纪录片还充分应用AI制作技术,还原真实历史场景,让历史细节可感可触。文艺节目《烽火战歌》将利用实景装置和数字影像技术来强化视觉效果。电视剧《我们的河山》设计了一些高难度的一镜到底长镜头,增加战争戏沉浸感,以“强情节+强情感”的表达方式激发起观众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广电总局副局长刘建国特别提到微短剧。数据显示,目前微短剧的用户群体快速增长,微短剧与抗战题材红色文化相结合,能用小而美的故事让厚重的题材作品多元化、年轻化。刘建国介绍,《马背摇篮》《怒刺》微短剧正在制作中。它们将以更轻体量、更强节奏和更贴近观众的形态,讲述抗战前后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故事。

责任编辑:孙莹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