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3日,记者从大连海事大学获悉,大连海事大学国家海洋治理与发展创新团队(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的重磅研究成果——《“深海工程”大科学工程体系研究》正式出版发行。本书由创新团队核心骨干成员、学校智库资深研究员栾维新教授主持撰写。
地球上海洋接近90%的面积是水深超过1000米的深海,这是人类远未认知和开发的区域。“深海工程”是海洋开发和海洋技术发展的最前沿与制高点,是推动世界海洋科技创新的策源力。加速构建“深海工程”大科学工程体系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深海工程”大科学工程体系研究》指出,借鉴“航天工程”等大科学工程先进经验建设“深海工程”大科学工程体系事关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并首次提出了“深海工程”的内涵,重点回答了“深海工程”是什么、为什么要构建“深海工程”体系、“深海工程”与航天工程的不同之处、构建“深海工程”的现实基础、实施“深海工程”的对策等五方面的问题,为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赋能海洋强国建设打开了新视角、注入了新动能。
栾维新教授自1982年开始参加全国海岸带综合调查和全国海岛调查等研究工作,一直从事海洋科技、海洋区域经济等方面研究,并持续思考航天工程建设经验对海洋科技创新路径的借鉴,1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或相关司局采用,其中2项获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其撰写的《中国陆海统筹战略研究》荣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本书则是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海岸带地区陆海资源互动过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大连海事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