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夏天一 记者 洪敬谱
在一座现代化工厂内,数个机械手臂有序地挥舞,不一会儿,工位上的车体便被运往下一道关卡,为整车在公路上驰骋做下一步的准备……7月1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集团”)尊界超级工厂,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
这是安徽近年来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的生动写照。以江汽、蔚来、奇瑞等为代表的汽车企业,正肩负起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使命,让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江淮大地上“驶”出加速度。
技术优势转为产业优势
98秒的时间可以做什么?在合肥经开区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的蔚来先进制造新桥二工厂,观光走廊边的一个按键给出了答案。
“这是一个倒计时按钮。在数个机器人协作下,我们计时98秒完毕,即可完成整车车门的安装。”蔚来制造公共事务负责人杨易说,蔚来先进制造新桥二工厂依托自研算法,达成了80%制造场景由AI智能决策的效果。
生产自动化是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谋求创新的缩影。“安徽始终把创新作为驱动汽车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文峰表示,该省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研发应用,推动核心技术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依托创新,安徽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正谋求为用户带来更为丰富的体验。江汽集团总经理助理罗世成介绍:“我们的尊界S800不仅有影院级音效,还可以通过分区控制为乘客带来个性化的收听体验。”
在江汽集团尊界超级工厂的体验区,记者亲身体验了这款即将交付的车型。乘客只需在座位附近的操作屏上挪动小圆点的位置,即可调整声场的中心。“软件集成和声场控制是关键,对我们而言都是挑战。”罗世成表示,江汽集团正在着力探索语言控制甚至手势控制的新方向,变“音随手控”“音随声控”为“音随心控”。
刘文峰介绍:“今年1月到5月,安徽省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123.57万辆、61.33万辆,均居全国第一。”
协同聚力释放发展动能
“协同”二字是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底气。刘文峰表示,安徽已形成覆盖整车制造“三电”“三智”、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关键环节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
在安徽滁州,作为雨刮器领域的“单项冠军”,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产品研发。该公司技术部经理史本尧介绍,结合新能源汽车对雨刮器提出的轻量化和静音性的全新要求,企业正探索无刷电机的全新模式。“我们的无刷电机已经实现内部批量生产,即将正式量产并交付。”他说。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协同并不局限于产业链的上下游。在江汽集团,企业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高端智能汽车品牌已乘势而起。罗世成介绍,5月30日,尊界S800正式上市,截至6月30日,该车型大定已达6500台,实现了国产汽车在百万元级豪车市场的突破。
“我们与华为的合作体现在方方面面。”罗世成说,尊界超级工厂背后的数字孪生技术,就是基于华为iDME工业数据模型驱动引擎与华为数据云底座展开的。不仅如此,在尊界汽车的研发、供应链、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江汽集团与华为也深入融合,用创新科技和前瞻性设计探索智能汽车的发展前路。
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正在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谋求发展。“蔚来在长三角一体化布局中受益良多。”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介绍,企业不仅百分之八九十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都活跃在长三角地区,而且50%以上的客户源都来自这里。“我们在长三角地区布局非常密集,光是换电站就已布局超1000座。”他说。
时下,安徽已然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高地。刘文峰表示:“未来,我们要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作出安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