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7月3日,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场景发布对接大会(泸州)在泸州市举办,来自四川省内外人工智能领域权威专家,企业、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行业协会代表等近300人参会。
会上,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办公室对《四川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工作方案(2025—2027年)》进行解读,并发布了四川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和技术(产品)清单,共计88项。根据方案,四川将重点围绕先进制造、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社会民生(养老康复)、商贸文旅、城市治理5大领域,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
据悉,此次发布从四川省遴选了首批51个应用场景开放需求和37个技术(产品)供给方案。例如,在先进制造领域,主要有新材料产业基地智慧工厂、智能物资管理等17个场景,焊缝补焊机器人、智能炼钢系统等12个技术(产品),覆盖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在社会民生(养老康复)领域,主要有智能客服、无感监测等24个场景,心理状态评估设备、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等12个技术(产品),覆盖智慧养老、健康管理等重点领域。
活动期间,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在发布会正式亮相,该基金将重点投向四川省内人工智能产业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在基础层,重点投资核心硬件、关键软件、数据服务及治理环节等;在技术层,重点投资感知与认知、计算与学习、协同与控制环节等。大会还集中签约了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项目,将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广度与深度,加速更多标志性产品涌现。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泸州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平台。2024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3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38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占比达32.2%,居全省第2位;获批全省首批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等重要创新平台,建成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204个。
本次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办公室(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主办,泸州市人民政府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