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鸭营养需要量》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2025-07-03 21:50:5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饲料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制定的《肉鸭营养需要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7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标准为肉鸭饲料精准配制提供了数据保障,对提高鸭饲料利用率,特别是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3日,标准起草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唐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国是世界肉鸭养殖与鸭肉消费第一大国,约占全世界80%。近年来,我国肉鸭年出栏量超过40亿只,鸭肉产量近1000万吨,肉鸭养殖业的产值超过1400亿元,饲料年消耗量超过3000万吨。我国鸭肉消费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点,不同鸭肉食品类型需要特定的肉鸭品种提供支撑,但是,不同品种肉鸭的营养素需要量数据差异较大。

“因此,制定标准能够为肉鸭饲料精准配制提供科学技术参数,对充分发挥肉鸭品种的遗传潜能,改善肉鸭健康水平,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饲料资源,减少氮、磷、铜等矿物元素排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唐静表示。

标准提出了北京鸭、肉蛋兼用鸭、番鸭及半番鸭各生长阶段的能量、粗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矿物元素、维生素等30多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构建了53种鸭常用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数据库。

“标准主要依据国内肉鸭营养需要试验数据及研究结果进行编制,采用适宜推荐量,考虑我国养鸭生产实际和最佳经济效益,不过分追求过高营养水平。此外,标准采用国内近十多年的最新研究成果;提供鸭常用饲料原料的表观代谢能和酶解能,将饲料的鸭酶解能体系应用到鸭饲料配制中,大幅度提高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评定效率。同时,标准中涵盖不同生长阶段北京鸭、番鸭与半番鸭、肉蛋兼用肉鸭的主要营养素需要量参数,系统全面,可操作性强。”唐静说。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供图)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