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洪敬谱 实习记者 夏天一
76年的企业如何靠“智造”焕发新生?7月3日,科技日报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小组在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柴动力”)找到了答案。
全柴动力成立于1949年,是一家老牌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是内燃发动机,主要配套汽车、农业装备、工程机械和发电机组。多年来,全柴动力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谈到企业焕发的活力,全柴动力总经理助理余磊给出的答案是“主动求变”。全柴动力从“十三五”开始全面信息化升级,把全公司的技术、生产、管理、服务链条全部用信息系统重构。“国家首批智能制造试点、两化融合贯标、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我们都走在最前面。”余磊说。
余磊介绍,公司在“十三五”期间借国家“智能工厂”项目东风,把生产、研发、质量、管理系统全部打通;公司在“十四五”期间重点建设了数字车间大脑、质量追踪平台、智能财务共享平台,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这些变革为企业带来了哪些实际效益呢?余磊说,公司研发速度提高了30%,生产效率提升35%,存货周转率提升了18%。“今年一季度,公司营销额增长15%,其中海外出口同比增长50%,稳居行业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