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馆携手社会力量共探科学教育新解法

2025-07-06 18:31:5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杨洁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7月5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奇妙天文夜”在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热烈展开:2号门外的科普集市汇聚了桌游展示互动、穿越星河沉浸式XR体验、星云小铺等多个项目;球幕影院上演震撼的星空音乐会;B1下沉式广场的巡游天象厅现场开放;天象厅、假如剧场夜间特别加开4场活动。这种全域式的科普体验设计,让参与者能够从多个维度、多种方式深度感受天文科学的魅力。

据悉,上海科技馆近年来在馆校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馆校社”多方协同育人的全新模式,包括携手腾讯基金会陆续推出了“色彩之境”“我们的三江源”等“一平米博物馆”系列主题展览,深度探索科创教育新模式。

7月5日,在腾讯基金会的支持下,上海科技馆品牌教育项目“一平米博物馆”的两个展览项目正式落地。走进徐汇田林街道,“我们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主题展览仿佛一个小小“博物馆”。作为融合游戏化设计的国家公园主题微展览,观众可在展览中扮演“三江源巡护员”角色,通过追踪雪豹足迹、个体识别挑战、红外监测学习等方式,结合雪豹、岩羊、藏狐等珍稀展品和识豹挑战、食物网连连看、共画三源等互动体验。当日,“色彩之境”科学艺术疗愈展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正式落地。展览通过《晨曦之光》《幽蓝之梦》等影像作品,以科学与艺术的双翼承载疗愈之力。

“馆校社”能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带来怎样的“多元化”新体验?在7月5日当晚的“奇妙天文夜”,正式发布的科学桌游《烹饪宇宙》给出了答案:以宇宙天体为灵感,让青少年玩家扮演“宇宙厨师”,制作“黑洞甜甜圈”“太阳火锅”等奇趣料理。每道奇思妙想的“宇宙料理”背后,都蕴藏着天体特征和物理法则,让天文知识在欢声笑语中为青少年所了解。此外,将于明年问世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桌游,则将玩家引入林海雪原,通过化身护林员、收集资源、建设栖息地等任务,让青少年深度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紧迫性。

5日当晚,上海科技馆和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重磅发布了“新基石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项目”。该项目依托于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资助的362位科学家,创新性地采用“科学家+教育专家”协作模式,打造涵盖课程资源包、视频、展览、研学等多场景的科学素养产品,形成线上线下闭环。

“通过数字化手段营造沉浸式学习体验,帮助青少年触摸科学之美、拓展科学视野。我们将在上海的学校铺开这一素养课程,结合我们博物馆资源一起走进更多的学校。”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宋娴表示。

从社区街角中可触摸的生态科普展,到医院长廊里的色彩疗愈空间,再到青少年爱玩的科学桌游,上海科技馆与腾讯基金会以战略合作为纽带,探索了科学机构与公益组织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将严肃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教育产品,探索出可借鉴的科学教育新模式。腾讯基金会运营管理部负责人高滢智透露,未来,双方将继续发挥各自所长,把合作的模式拓展到更多场景中。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