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织密铁路“智慧防洪网”

2025-07-06 20:53:1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王光辉

进入主汛期,甘肃多地频繁遭遇分散性短时强降雨与持续性降水侵袭,洪涝灾害风险不断加剧。7月4日,甘肃再次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

面对严峻汛情,地处兰州枢纽核心区域、承担陇海、兰新、包兰、兰青及红会、兰州北线等重要铁路干线养护维修任务的兰州西工务段,立足管内河流纵横交错、湿陷性黄土与膨胀岩石地质复杂、自然环境和气候多变的实际,积极践行全员防洪、科学防洪理念,将科技创新深度融入防洪全流程,创新路地联劳协作预警预防机制,强化上下联动高效指挥体系,构建起“天、空、地”一体化监控排查网络,打造“人防+技防+智防”三位一体的铁路防洪新模式,全力筑牢铁路“智慧防洪网”,以精准举措打好防洪抗汛主动仗。

“天基预警”:气象协同筑牢安全防线

在“天”基监测层面,兰州西工务段与地方气象部门建立深度合作机制,依托高分辨率卫星云图和气象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对降雨趋势、强度及影响范围的精准预判,为段防洪决策提供坚实科学依据。进入汛期后,该段专门组建防洪监测专班,实施24小时不间断观云追雨,通过实时监测降雨信息变化,动态调整防洪巡查策略,让地面巡查人员“跟着云图走”,确保防洪应急响应及时、高效。

“空天监控”:智能设备实现全域覆盖

在“空”中监测领域,兰州西工务段围绕包兰、兰新、兰青线重点防洪地段及桥涵隧道口,构建起立体化智能监测网络。目前,已累计安装45台高清防洪视频监控设备、49套高精度行洪桥涵水位监测系统、6套智能落石监控装置,以及2套新型柔性网变形检测系统。这些先进设备如同“天眼”,对铁路沿线隧道,山体落石、变形,防护网异常等关键部位实施全天候、无死角监控,实时将监测画面与数据传输至调度指挥中心,大幅提升了隐患排查的效率与精准度。

“地面巡查”:网格管理确保责任到人

在“地”面巡查环节,兰州西工务段规范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段防洪区段科学划分为339个责任网格,明确各网格责任人,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的精细化管理。每逢降雨天气,网格员便携带专业工机具与GMS网格终端,对责任区段开展冒雨巡查。同时,段调度指挥中心依托网格化管理系统,通过红、黄、绿、灰四种颜色实时显示各网格巡查状态,配合机车添乘检查,确保隐患排查无死角、全覆盖。

“网格化管理通过细化责任单元,有效压实了各级人员防洪职责,极大提升了巡查效率和质量。”兰州西工务段防洪主管工程师汪涛介绍道。

据悉,近年来,兰州西工务段通过“观云追雨”精准预报、智能设备实时监测与网格员一线巡查的有机融合,逐步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铁路防洪体系。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