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7月6日,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和2025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在北京昌平开幕。活动紧扣“探索生命 共创未来”主题,整合“政产学研医金”优质资源,构建协同创新集群,共同推动我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活动采用“1+6+1+N”模式,即1场开幕式及主论坛,6场平行论坛,1场主题推介,多场闭门研讨会、行业招商推介及投资考察活动。
开幕式上,北京未来医药产业链研究院(筹)揭牌仪式举办。主论坛上,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企业揭晓;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成果展示,包括20款创新药、15款创新医疗器械。其中北京市创新药品7款,创新医疗器械10款;生命科学重大项目校地共建启动仪式举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四校合力,将推动生物医药、合成生物、高端仪器装备等前沿领域实现“从0到1”突破;《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昌平组团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支持办法》发布。
主论坛由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等医药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围绕医药政策与产业发展作主题发言,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指引。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聚焦人工智能与“超限制造”、免疫学与生命健康、新型药物递释系统等前沿领域作主旨报告,为创新发展提供建议。
6场平行论坛包括医药研发创新与转化论坛、医疗器械数智化与医工融合创新论坛、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论坛、Bio—link—Pharma医药攀登者圆桌会、2025昌平医药健康金融投资创新论坛、创新药出海与全球化开发论坛。
现场,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昌平区聚焦医药研发布局与原创成果转化,14个重大项目涵盖迈瑞医疗器械、大医集团、优锐生物、佰仁医疗、神基制药、修正药业、汉禾生物等产业投资类项目,以及安达生物、格来赛、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汕头大学、春风化雨医疗等创新合作类项目。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和北京未来科学城管理委员会承办。
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自2022年起已举办三届,是昌平区精心打造的高水平生命科学与医药健康品牌活动。由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办的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自1959年至今已举办41届,成为医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