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龙跃梅)记者7月3日获悉,全球首艘自航封闭式三文鱼养殖工船“苏海1号”近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正式交付。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迈向三文鱼深远海养殖新时代,预示着未来国内海鲜消费市场将大大降低对冰鲜三文鱼的进口依赖。
据悉,“苏海1号”由中船集团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船长249.8米、型宽45米、型深21.6米,养殖水体8.3万立方米,排水量13.2万吨。在稳定运营后,该船可实现三文鱼年养殖量8000多吨。在动力方面,该船搭载4台2800千瓦主发电机组,满足锚泊养殖和迁航养殖等多种模式配电需求,满载航速10.3节,续航力20000海里,自持力90天,定员50人。
“苏海1号”是集养殖、捕捞和加工高价值鱼种功能于一体的海上智能养殖装备。与以往固定式深水智能网箱养殖不同,“苏海1号”具有游弋式生产特性,面对台风、赤潮等不利环境,可凭借自身强大的航行能力,迅速转移到安全海域,从而大大提高养殖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该船在投入运营后,将开往黄海冷水团水域,以满足三文鱼对水温的要求。
记者了解到,该船的“智能管家”将保障鱼苗在船上健康茁壮成长。15个船舱封闭式集养,可实现“水、氧、料、光、污”养殖五要素智能集控与管理,为三文鱼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该船可通过水体交换系统,实现舱内水体与外界自然海水不间断交换,保证养殖水体清洁且新鲜,还通过调节进水压力满足不同鱼种、不同生长阶段对水流速度的需求。
从鱼苗入舱、投喂到起捕、加工、运输,“苏海1号”就像一座海上三文鱼养殖加工厂。船上的三文鱼自动化加工车间可实现渔货的冰鲜、冷藏两种加工自动化流水线作业,最快24小时内即可将新鲜的产品送达国内主要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