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为民用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25-07-07 20:12:57 来源: 新华社 点击数:

新华社记者 赵文君 黄昊宇

市场监管总局7月7日对外发布,我国陆续实施的一系列国家标准有效助力民用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会同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强民用无人机标准的制定实施工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标准支撑。

提升民用无人机研制水平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条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从去年6月起陆续制定发布了一系列民用无人机研制相关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实施一年多来,有效降低了民用无人机研制、测试及生产成本,增强了民用无人机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能力。

比如国家标准《民用无人机可靠性飞行试验要求与方法》,严格规定了可靠性试飞条件,倒逼企业改进产品设计,增强环境适应性和故障容错能力。行业分析机构统计,采用该标准后,相关产品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提升25%,城市复杂场景失控率下降50%。

再如《民用大中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试飞风险科目实施要求》和《民用大中型固定翼无人机系统自主能力飞行试验要求》两项国家标准的实施,有效提升了150kg及以上民用固定翼无人机试飞风险管理和控制水平。以中航工业为例,通过将相关标准纳入无人机研制流程体系,推动某型民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的试飞安全事故率降低约40%,试飞效率提高25%。

行业分析机构统计,这两项标准的实施推动大中型固定翼无人机试飞事故率同比下降15%,试飞周期平均缩短20%,研制成本降低18%。

此外,国家标准《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碰撞安全性要求》建立了0.25kg至25kg的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碰撞伤害等级划分体系,规定了机体结构安全要求和6项碰撞安全试验方法,相关技术要求在多个型号民用轻小型无人机的碰撞安全测试中得到有效验证。

据行业调查,采用该标准设计防护装置的轻小型无人机,在碰撞测试中的人员伤害风险指数平均下降了40%至60%。安全性能的提升增强了市场消费信心,部分采用该标准的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15%。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