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朱玺 滕继濮 魏依晨
7月8日,记者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西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新余市渝水区,在江西正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正合)生产园区,只见猪粪、秸秆等废弃物经过微生物分解、厌氧发酵等环节,“变身”为沼气沼液沼渣,不仅使当地累计减少碳排放60万多吨,而且彻底解决了规模化养殖污染问题,使更多养殖企业“起死回生”。
渝水区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畜禽养殖年产粪量46.15万吨,年产生尿量45.19万吨。大量的畜禽粪污如果不经过处理,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会造成区域环境碳排放过高,种植业过度依赖化肥也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为破解这一难题,经过试验示范,江西正合“N2N”区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应运而生。江西正合环保集团董事长万里平介绍,该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以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和有机肥生产中心为核心,联动上游N家养殖企业和下游N家种植企业,形成种养结合的链条,实现畜禽粪污全收集、全转运、全利用,既破解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又串起了一条生态产业链。
其关键就是“N2N”的“2”,即农业废弃物处理中心和有机肥生产中心,当地人通俗地将其称之为“正合公司罗坊沼气站”。这个集猪粪发酵、沼气发电、生产有机肥为一体的沼气站带动罗坊镇成为城乡循环的集聚地。
数据显示,该沼气站可集中收集处理渝水区范围内的各类农业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秸秆等,处理全区142家养殖场、年出栏60万头生猪产生的粪污。通过沼气发酵和堆肥处理,年发电2000万度,产有机肥3万吨,可替代化肥4000吨,既能提升耕地肥力,又提升了新余蜜桔、翠冠梨等果品品质和口感。
结合“N2N”区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当地大力推广新余蜜桔水肥(沼肥)一体化系统,2024年新增水肥(沼肥)一体化设施163套,2万余亩果园实现精准灌溉和施肥。2024年,新余蜜桔种植面积达21.2万亩,总产量5.28亿斤,总产值超13亿元,带动5万余农民就业,人均增收1万余元,新余蜜桔出口量突破总产量的50%,已经成为新余市最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也是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支柱产业。
“我的目标是把这个模式在全国推广。”万里平说。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