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毅力 通讯员 张洁
7月8日,“AI绘画的共生探索”主题展在郑州科技馆(常西湖馆)启幕。活动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与郑州市深化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旨在借力顶尖学术资源,汇聚高端创新要素,赋能郑州本地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
展览位于郑州科技馆(常西湖馆)五层展品研发中心,汇聚了42组(52幅)极具代表性的AI绘画作品。展览特别设置“美学理论”与“阳坡村”两大主题板块:前者深入探讨AI艺术的美学根基与理论前沿;后者则聚焦本土文化,生动呈现AI技术如何赋能黄河文明元素(以“阳坡村”为典型)的当代表达与创新传播。
郑州市科协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以建设黄河AI艺术实验室郑州科技馆实践基地为载体,强化郑州科技馆在科学文化传播阵地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宣传展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文化文艺创作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探索AI赋能科普教育、艺术传播的新路径,有效提升全市青少年群体科学文化素养,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注入创新活力。
在本次活动的互动环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回答了郑州市学生代表的提问。展览启幕现场,还举行了“黄河AI艺术实验室郑州科技馆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标志着郑州市在推动AI技术与黄河文化深度融合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据悉,“AI绘画的共生探索”主题展将持续展出至2025年10月7日。此次活动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郑州科学技术馆、郑州市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中心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