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设计星载InSAR赋能三峡库区地灾滑坡监测

2025-07-09 09:12:1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秦建彬

近年来,长江设计集团三峡院深耕三峡库区,创新探索库区地灾滑坡监测技术,成功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应用于滑坡监测中,助力地质隐蔽隐患点高效感知,推动地灾防治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控”的本质转变。

据了解,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隐蔽性强、演化机理复杂,传统监测手段受限于时空分辨率,加之时间无法回溯、监测点离散,监测成果较一般。

星载InSAR技术相较于传统GNSS手段,不仅将垂直监测精度提升一个数量级,更通过广域覆盖与高频观测能力,实现了地质灾害从“离散点状监测”到“面域连续感知”的跨越式升级。

藕塘滑坡体是三峡库区典型涉水滑坡,其变形演化与降雨、库水位变化呈现显著时空关联性。针对这一复杂动力学过程,长江设计集团三峡院测量团队创新构建“InSAR—地质力学”耦合分析框架,利用多频段卫星数据,融合GNSS与无人机LiDAR点云,建立时空连续的高精度形变场,揭示库水位升降引发滑坡位移速率变化的动力学规律;结合2015年至2024年间InSAR数据,重构尺度形变时序演变图谱,最终形成“形变速率—库水位—降雨量”三级预警模型。

星载InSAR技术创新性使用,很好地突破传统勘测行业转型的三重壁垒。一是数据获取层面,建立“SAR卫星+无人机遥感”机制,响应时效从周级提升至小时级;二是分析应用层面,研发智能解译平台,实现形变异常自动识别与风险分级;三是服务体系层面,构建“政府—科研—企业”协同机制,形成“监测预警—会商研判—工程治理”的闭环管理。

长江设计集团三峡院在藕塘滑坡的成功实践,实现了库区监测体系的整体升级,星载InSAR技术开辟出空天信息技术服务重大工程安全的新路径。按照新路径,该院聚焦攻关三大前沿方向,研究多源国产SAR卫星数据应用,进一步提高地灾监测的时空分辨率;开发InSAR与北斗三代融合技术,提升实时监测能力;构建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库区地质灾害演化全过程模拟推演。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