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名校遇上AI 解码创新教育的 “海滨效应”

2025-07-11 19:52:4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通讯员 许可亮

近日,“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交流研讨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现场,成都市海滨小学IT主管梁东宁以“AI 赋能教育,智能引领未来”为题做试点工作汇报,向全国同行分享人工智能教育的“海滨方案”,解码其背后的“海滨效应”。

据悉,在该校课堂教学变革上,“爱慧课堂”借助数智技术构建“3+X”自主学习模式,通过智能助教系统分析教学行为以优化策略,依托学科“智能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利用智能助评工具分析学习数据、构建个性化画像,实现教学双向优化。

此外,学校还与新加坡先锋小学持续开展“未来学校”主题交流,学生围绕校园相关场景,运用未来派套件共创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在国际视野中提升跨学科应用能力,相关实践获双方好评。

当前,海滨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实践成果已然显现。作为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试点校,学校先后获评“成都市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示范校”“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多项课例、案例在国家及省市级评选中获奖,部分案例还入选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典型案例。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不仅让该校2300多名学生的科技素养与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也培养出一支善于融合、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记者了解到,海滨小学的创新机制是以“书记校长+分管副校长+IT部门+科信课程室+人工智能专班”为核心优化“5+6+6”团队管理,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教学队伍。这支“团队和谐,积极进取”的管理团队,为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责任编辑:陈可轩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