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薛岩
12日,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成功生产出第一桶天然铀产品。这标志着我国铀资源开发正式迈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的新时代。项目建成后,将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核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铀资源是核能发电的核心燃料,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同时也广泛应用于核医学、农业辐照育种、食品工业保鲜及自动控制等领域。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采用国际领先的原地浸出采铀工艺,通过地表钻孔,向地下矿层注入含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溶浸液,使铀元素在地下直接溶解,再提升至地表进行加工,成功解决了低品位高渗透矿床、溶浸流场再造等砂岩铀矿地浸开采的世界性技术难题。相较于传统的采铀方式,这一创新技术不仅效率更高,也更适用于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资源开发。
在智能化建设方面,该项目还建成了国内首个地浸铀矿山智能化远程管控中心,将传统生产模式升级为“千里之外,一键采铀”的远程管控新模式。同时,项目还建立了地浸大数据智能分析中心,通过对海量生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挖掘,精准分析抽注液量、铀浓度及关键元素变化趋势,预测浸出条件变化影响并制定优化方案。这不仅实现了生产的精准控制和节能降耗,更为核心生产决策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
据悉,“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仅用一年时间即成功产出产品,创下国内天然铀产能项目建设新速度。
(科技日报记者 薛岩 摄)